對于中醫是否介入癌癥治療以及什么時候介入的問題,癌友們也都模棱兩可,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是最好的時機。
有些患者也很疑惑:我術后還沒有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是不是就不用中醫調理了。
術后沒有出現嚴重的并發癥,還要中醫調理嗎?
這樣的想法肯定是不對的。
中醫強調“治未病”的思想觀念,在腫瘤放化療術中和術后病人的預防、保健、康復環節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等到放化療術后出現各種癥狀了再來干預,就好像口渴了才去挖井,打仗了才想到鑄造武器,不就太晚了嗎?
癌細胞很活躍,常常從這個器官轉移到另一個器官,就算身體沒有出現異常癥狀,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癌細胞已經全部死亡,很有可能只是未成氣候,沒有發展壯大成肉眼可見的癌腫。
因此,在還沒有出現癥狀時,及時地去干預、預防,能有效防止或減輕毒副反應,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為后續的治療鋪路。
治療癌癥,切不可抱有僥幸心理,但很多人卻都是這樣的想法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乳房上長了個腫塊,但是不疼不癢的,應該不用去醫院吧,等再長大點或者出現癥狀后再去醫院。
體檢顯示肺上長了結節,是3b級的,醫生讓我手術,但是我想著沒有癥狀,也沒確切地說一定是癌,就先不手術了。
當有家人朋友表示擔心時,他們總會安慰道:就是一點不舒服,沒啥大事!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一個情況,就是都提到了一個關鍵詞:沒有癥狀!沒有癥狀就是安全的嗎?顯然不是。但是大家都抱有一個僥幸心理,想著自己會是那個幸運兒,情況應該不會那么糟糕。如果最終結果是惡性或者是不好的,那就是百分之百,大家切不可僅僅因為一個可能性就將自己的健康和安全拋之不顧。
為什么我一直建議癌癥患者盡早介入中醫治療
關于中醫在放化療等治療期間的減毒增效作用,在這里不做更多展開,主要談一談為何一直建議患者盡早介入中醫的治療。
不管是手術還是放化療,我們在經過一系列的治療后,腫瘤縮小,指標下降甚至正常,那么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身體恢復了正常?并不是!雖然肉眼可見的腫塊切除,但血液中可能仍舊有游離的癌細胞,逃過免疫系統的種種“追殺”,去更適合的器官或組織安營扎寨,然后發展壯大自己的隊伍。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些西醫儀器檢查可能也根本不會發現,此時的身體已經有一股“邪惡勢力”在悄悄地長大。
發生腫瘤后,及時輔助中醫藥治療,調理身體平衡,放松身心本身,讓之前走偏的一切歸零。通過改變癌狀態,改善身體內環境,切斷癌細胞適宜生存的土壤,從而避免盲目崇尚“速戰速決”“斬盡殺絕”等觀點帶來的過度治療,在維護生活質量的基礎上有效的控制癌瘤病灶。
李忠教授預約通道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