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對身體有害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心理和社會行為可能與不同的癌癥發病、進展和死亡率有關。有證據表明,壓力以及伴隨的反應所產生的神經激素和遞質的變化與癌癥的發展有關。例如,由于離婚或配偶死亡使乳腺癌風險增加兩倍,極端壓力可以使乳腺癌發病率增加9倍。
壓力影響免疫系統
壓力大可以對身體造成傷害,這在很多的研究中已經被證實。2021年9月發表在《Nature Reviews Cancer》雜志上,一篇 “Stress and cancer: mechanisms, significa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的綜述分析了壓力和癌癥之間的聯系。
從動物研究中已經證實壓力可以通過調節癌癥發生的相關因子的變化來促進癌癥的發展,對癌癥發展中腫瘤微環境的形成有著促進的作用,并且已經明確了導致這些改變的分子機制。
壓力對機體應對挑戰能力的影響通常呈倒U形,當壓力源的強度、持續時間或性質適中時,壓力有助于適應自然變化,但當壓力超過個體應付能力時,就會變成“有害壓力”,增加身體患病風險。
長期或反復的壓力暴露可導致神經內分泌反饋的敏感性下降,可能導致慢性炎癥,造成免疫抑制。研究就發現,應激反應誘導的β-腎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以抑制自然殺傷細胞對抗腫瘤細胞的活性。
熬夜、生活不規律同樣有害
同樣,熬夜、生活不規律同樣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2017年諾貝爾獎頒發給Jeffrey 等四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發現控制生物鐘的分子機理。生物鐘存在于從低等到高等所有動物的每個細胞里,就像身體里的時間表,調整和控制著機體的生物行為。
動物實驗中已經發現破壞生物鐘規律會導致癌癥發生。同樣,大規模人群的流行病學研究也發現生活不規律,經常熬夜也可能增加癌癥發生風險。2019 年,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就將“倒班/上夜班”定義為 2A 級致癌因素,也就是“很可能有致癌風險”。比如經常上夜班的護士得乳腺癌的概率比普通人要高。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