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高瘤負荷、低瘤負荷mHSPC患者均從阿帕他胺治療方案中顯著獲益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兩例mHSPC患者通過阿帕他胺聯合ADT方案的初始治療,一個月后PSA降幅均達99%,實現PSA快速、深度下降,最近一次檢查結果均為0.000ng/ml,療效顯著,安全性良好。

    經典案例一

    01
    病史介紹
    現病史: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囊腫,無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無血尿、膿尿等不適癥狀。
    既往病史:高血壓病史5年,未規律服用降壓藥,血壓控制較差,否認冠心病,否認手術外傷史,否認相關腫瘤家族史。
    查體:直腸指診(DRE)提示,前列腺Ⅱ度增大,質硬,中央勾消失,與直腸無粘連。
    2020年10月11日,總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為44.4 ng/ml,堿性磷酸酶(ALP)為70 U/L。
    2020年11月,經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病理提示為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評分4+4=8分。

    穿刺活檢結果

    2020年11月9日,PET-CT提示前列腺體積增大,顯像陽性,考慮前列腺癌,可能侵犯膀胱;右側髂血管旁一稍大淋巴結,顯像輕度陽性,考慮轉移瘤;雙側多處肋骨、數個胸椎、骨盆骨、右側股骨頸多發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攝取灶,部分見成骨性改變,考慮多發性骨轉移瘤。


    PET-CT檢查結果
    02
    診斷結果

    高瘤負荷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分期為T4N1M1b,合并高血壓3級、糖尿病。
    03
    治療經過

    2020年11月,PET-CT掃描顯示全身多發骨轉移包括骨轉移瘤,PSA為44ng/ml。
    2020年11月17日,患者開始接受阿帕他胺+雄激素剝奪治療(ADT)。
    2020年12月29日,PSA降至0.16ng/ml。
    2021年1月20日,PSA降至0.12ng/ml。
    2021年3月9日,患者已經用藥三個月,PSA降至0.035ng/ml。
    2021年5月,PSA降至0.000ng/ml。
    2021年10月12日,最近一次復查結果顯示PSA仍為0.000ng/ml,目前正在持續隨訪中。堿性磷酸酶(ALP)后續隨訪:2020年12月29日為81U/L,2021年3月9日為61U/L,2021年3月14日為52U/L。

    阿帕他胺+ADT治療期間PSA水平變化

    經典案例二

    01
    病史介紹

    患者男性,64歲,于1年前體檢發現PSA升高,為10ng/ml。
    實驗室檢查:PSA為36.1ng/ml。
    2020年12月17日穿刺活檢結果顯示,病理為前列腺癌,Gleason評分4+3=7。

    穿刺活檢結果
    2020年12月15日PET-CT顯示,前列腺雙側中央帶結節,PSMA表達明顯增高,符合前列腺癌;胸10椎體、骶3椎體右份PSMA表達增高,疑似早期骨轉移瘤。

    PET-CT檢查結果
    02
    診斷結果

    低瘤負荷mHSPC,分期為T3N0M1b。
    03
    治療經過

    2020年12月15日,PET-CT掃描顯示骨轉移瘤,此時PSA為36.1ng/ml,患者開始阿帕他胺+ADT治療。
    2021年1月30日,患者用藥1個月,PSA為0.008ng/ml,下降99.9%,無不良反應,血壓控制正常。
    2021年3月31日,患者用藥3個月,PSA為0.000ng/ml,PSA實現快速深度應答。
    2021年4月29日,復查顯示PSA仍為0.000ng/ml。
    2021年8月6日,最近一次復查結果顯示PSA仍為0.000ng/ml,目前正在持續隨訪中。

    阿帕他胺+ADT治療期間PSA水平變化

    病例介紹專家簡介

    狄金明 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泌尿外科二區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分會機器人與微創學組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激光學組副組長,
    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微創泌尿腫瘤學專委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泌尿生殖協會腫瘤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泌尿生殖協會男性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下尿路疾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通訊編委,
    《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編輯部副主任、編委

    病例分析

    病例一患者為高瘤負荷mHSPC(T4N1M1b),同時伴有多發骨轉移,屬于我國臨床實踐中的常見情況。發生遠處轉移的前列腺癌患者的預后較差,5年生存率僅為30%,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僅為未轉移患者的一半[1,2]

     
    本例患者同時合并高血壓3級、糖尿病,因此在選擇治療方案時需考慮合并疾病的影響,“不限人群”且入組高危和高瘤負荷較多的TITAN研究,為患者使用阿帕他胺+ADT方案提供了依據。

    TITAN研究結果顯示,對于所有類型的mHSPC患者,阿帕他胺+ADT均能快速、深度、持久降低PSA。亞組分析提示,對于基線時僅有骨轉移的患者,阿帕他胺+ADT治療能夠顯著降低50%的死亡風險;對于高瘤負荷患者,阿帕他胺+ADT治療能夠顯著降低30%的死亡風險[3]
    TITAN研究的亞組分析結果
    病例一患者采用阿帕他胺+ADT治療,服用一個月PSA下降至0.16ng/ml,下降幅度高達99%。PSA的最近一次檢查結果更是降至0.000ng/ml,幾乎檢測不出,目前還在持續隨訪中。阿帕他胺作為無需聯用激素的新型抗雄藥物,對于合并其他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更安全,相信通過阿帕他胺+ADT的長期持續治療,患者會繼續維持良好生存狀態,最大程度上推遲腫瘤轉移和進展的發生。
    病例二患者因PSA升高入院,無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等不適癥狀。經PET-CT檢查發現PSMA表達明顯增高,確診為新診斷的低瘤負荷mHSPC(T3N0M1b)。低瘤負荷患者應當盡早進行綜合治療,有利于患者后續的治療以及預后。《中國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指出,對無癥狀的M1患者,應給予即刻系統化治療,以改善預后,延緩疾病進展,預防疾病進展相關的嚴重并發癥[4]

     
    單用ADT治療的mHSPC患者在一至兩年內即進展為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5],TITAN研究顯示,相比接受單純ADT,阿帕他胺+ADT治療可以快速、深度、持久降低PSA,顯著延長mHSPC患者的總生存期(OS),對于低瘤負荷患者,阿帕他胺+ADT治療可以降低48%的死亡風險,提示更早應用阿帕他胺方案的必要性[3]
     
    該患者采用阿帕他胺+ADT治療,1個月后PSA下降幅度高達99%,PSA最近一次檢查結果更是降至0.000ng/ml,展現出阿帕他胺+ADT快速、深度降低PSA水平的效果,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有望實現長期生存。
    點評專家1簡介

    林天歆 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導
    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秘書長及常委,
    中國醫師協會泌尿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機器人醫師分會常委,
    廣東省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主任委員,
    林教授多年來圍繞泌尿系統各種微創技術及腫瘤進行研究,曾獲吳階平泌尿外科醫學獎、郭應祿泌尿外科青年醫師獎、教育部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被評為第九屆國家衛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廣東省醫學領軍人才、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是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專家點評1

    目前,EAU指南、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指南均將阿帕他胺方案推薦為mHSPC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7-9],新版CUA指南亦新增阿帕他胺方案推薦用于初診轉移且可耐受阿帕他胺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1級證據)[4]。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可以在條件允許時優先采用阿帕他胺作為初始治療方案,盡可能延長患者進展至CRPC階段的時間,并改善預后。
    本次報告的兩例患者,一例為高瘤負荷mHSPC、伴有多發骨轉移、合并高血壓和糖尿病,另一例為低瘤負荷mHSPC,兩例患者均在確診后初始使用阿帕他胺+ADT治療,PSA水平均迅速、深度降低,體現了阿帕他胺方案良好的疾病控制效果,也體現出TITAN研究中阿帕他胺+ADT方案對“所有類型”mHSPC的獲益,期待兩例患者在更長時間隨訪后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

    點評專家2簡介

    陳志文 教授
    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全軍泌尿外科研究所 副所長,博士導師,教授,泌尿腫瘤專業負責人,西南癌癥中心PI
    中華泌尿外科學會腫瘤學組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專委會膀胱癌學組委員,
    中華泌尿外科學會膀胱癌診治指南二,三屆編委,
    全軍泌尿專委會委員,
    精于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重建,前列腺癌根治等泌尿生殖系腫瘤腹腔鏡和機器人手術,
    近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973”分課題1項
    在國際核心期刊(SCI)發表包括Cancer Res,Carcinogenesis, Int J Cancer, Cancer Letters, J Urol, Urology, BJU Int等泌尿腫瘤相關論著30余篇

    專家點評2

    雄激素受體(AR)抑制劑是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療藥物,以傳統AR抑制劑為基礎的聯合雄激素阻斷方案的獲益有限,難以滿足患者日益提高的治療期望[10]。阿帕他胺作為一種新型AR抑制劑,可以阻斷雄激素與受體的結合,還能夠有效阻斷AR核轉運以及AR與DNA結合。

    與同類AR抑制劑相比,阿帕他胺達到相同的腫瘤內治療濃度所需的劑量更低,且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的濃度也更低,表明在同等劑量下,阿帕他胺具有療效更好、中樞神經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的特點[11。

    根據TITAN研究,阿帕他胺+ADT方案在中國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入組阿帕他胺+ADT組的中國患者的基線PSA水平更高,但阿帕他胺+ADT治療后PSA獲益趨勢優于全球總體人群[12],期待更多前列腺癌患者可以從阿帕他胺的治療中獲益。
    參考文獻:

     
    [1]Jemal A, Siegel R, Xu J,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10.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0;60(5):277-300.

     
    [2]Ross RW, Xie W, Regan MM, et al. Efficacy of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Association between Gleason scor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level, and prior ADT exposure with duration of ADT effect. Cancer. 2008;112(6):1247-1253.

     
    [3]Kim N. Chi, Simon Chowdhury, Anders Bjartell, et al. Final analysis results from TITAN: a phase 3 study of apalutamide vs placebo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stration-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receiving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J Clin Oncol 39, 2021 (suppl 6; abstr 11).

     
    [4]黃健. 中國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M]. 科學出版社, 2020.
     
    [5]James ND, Spears MR, Clarke NW, et al. Survival with Newly Diagnosed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in the \”Docetaxel Era\”: Data from 91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Arm of the STAMPEDE Trial (MRC PR08, CRUK/06/019)[J]. Eur Urol. 2015 Jun;67(6):1028-1038.

     
    [6]V41: Yang X.Y., et al. Intense androgen receptor inhibition with neoadjuvant apalutamide does not complicate robotic prostatectomy outcomes

     
    [7]EAU/ESTRO/ESUR/SIOG Guidelines on Prostate Cancer 2020.

     
    [8]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in Prostate Cancer 2020 v3.
    [9]中國臨床腫瘤學會 (CSCO) 前列腺癌診療指南 (2020版).

     
    [10]Usami M, Akaza H, Arai Y, et al. Bicalutamide 80 mg combined with a 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LHRH-A) versus LHRH-A monotherapy in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findings from a phase III randomized, double-blind, multicenter trial in Japanese patients. Prostate Cancer and Prostatic Diseases 2007; 10: 194-201.

     
    [11]張宏,賈娜,王鈺,等. 非轉移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療新藥——apalutamide[J]. 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9,17(1):6-9,22.

     
    [12]Janssen data. Presented at CACA-GU 2020.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