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
每年十月下旬以后
吃得最多的是水果
橘子應該是其中之一
橘子大量上市
價格也親民
“老板,給我來五斤”
“好咧~”
有的小朋友
特愛吃,不節制
“孩子,水果要多吃
家長覺得多吃水果沒壞處
也就不加限制
最后把自己吃成動畫人物
——“小黃人”(全身皮膚變黃)
什么情況?
這其實是醫學上的
高胡蘿卜素血癥,即”橘黃癥“
橘子中含大量的類胡蘿卜素,短期內大量食用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如橘子、胡蘿卜、紅薯、番茄、南瓜、木瓜等,有可能導致高胡蘿卜素血癥,全身皮膚變黃。小朋友由于肝臟相關的酶類功能較弱,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有人可能會說,這不就是“黃疸”嗎?
吃橘子還能吃出黃疸,從沒聽說過,太可怕了~
其實,這并不是黃疸!
重點來了:高胡蘿卜素血癥對健康沒有特別不利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只要少吃或停止食用,慢慢就會消退,無需用藥哦~
但如果你并沒有大量食用這類水果,皮膚/粘膜持續發黃不消退,還伴有瘙癢等表現,那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真正的“黃疸”。
黃疸是“病”,得重視!
但其實黃疸本身只是疾病的表現(體征)
關鍵是要去弄清楚什么原因引起的
最常見的就是肝病引起的黃疸
說起肝病
大家最熟悉的莫過于
病毒性肝炎、脂肪肝…
但其實肝病有很多種
作為腫瘤專科醫生
最先要提醒大家重視的是
肝膽胰惡性腫瘤引起的黃疸
肝膽胰惡性腫瘤,主要包括肝癌(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胰腺癌,是導致黃疸的幾種最主要的惡性腫瘤。
● 肝癌早期基本上不會有黃疸,黃疸的出現多半是中晚期。
● 膽囊癌主要表現是右上腹疼痛,以及惡心嘔吐和厭食等,黃疸也較為常見(約45%的患者出現黃疸)。
● 肝門部膽管癌常見的表現是無痛性黃疸。黃疸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腫瘤壓迫導致梗阻性黃疸,但這并不特異性,其他良惡性疾病也可能引起膽道梗阻從而出現黃疸。
● 胰腺癌引起的膽管梗阻和阻塞性黃疸可以是不完全堵塞,直至完全阻塞。早期膽道內壓力增高,膽管代償性擴張,膽汁還能進入腸道內,因此可以不出現黃疸。梗阻進一步加重,就會出現黃疸。黃疸出的早晚,與腫瘤的部位密切相關。
胰頭癌由于腫瘤圍管浸潤的生物學特性,可出現黃疸而就診,也就是說,因為胰頭癌患者多因黃疸而就診,鉤突部癌黃疸出現較是,胰體尾癌則在病程晚期,出現肝內轉移或肝門部淋巴結轉移壓迫膽管時才出現黃疸。多數患者有皮膚瘙癢。癌腫梗阻膽道所引起的黃疸,呈進行性加重,不易消退。膽道完全梗阻,出現陶土色大便。
END
『 看完記得擴散哦 』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