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L是一種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其特征是出血、形成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以及其他癥狀(包括發燒、疲勞、食欲不振和頻繁感染)。創新性地使用三氧化二砷(ATO)治療APL的成功是HIHO對世界的貢獻,體現了HIHO作為中國首批四家血液學中心之一的開拓精神。
20世紀70年代初,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韓太云藥師開發了一種ATO注射液,發現對APL患者有效。隨后,在血液科、中醫科及藥劑科共同努力下驗證了ATO的療效,并于1996年在《中國血液學雜志》發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
經過隨后的臨床試驗,ATO注射液在2009年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準,用于治療APL。同年,維生素A衍生物全反式維甲酸(ATRA)獲得美國FDA批準。
APL發病與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維甲酸受體α特定基因有關,PML-RARA基因可以阻止早幼粒細胞成熟分化為正常白細胞。ATRA和ATO都是促進早幼粒細胞分化為正常白細胞的分化劑,二者具有互補作用,ATRA通過誘導分化來阻斷PML-RARA基因的作用,而ATO則通過促進細胞凋亡來治療APL。
在應用方面,HIHO致力于降低以ATO為基礎方案的醫療費用,目前約為10萬元人民幣。降低治療費用將有助于為許多欠發達國家的患者提供救濟。同時,分享ATO的相關知識也是至關重要的。例如,HIHO在巴西、非洲等地開展全球推廣計劃,每年幫助100名APL患者。
在研究方面,基于ATO的潛在藥理機制,進一步研究從而充分開發其潛力是有價值的。例如,已經有證據表明ATO對肝臟腫瘤有潛在益處。馬軍教授表示希望HIHO的臨床醫學經驗能夠為基礎研究作出貢獻。
馬軍教授表示,開發新的治療方法是HIHO的核心任務。20世紀80年代初,馬軍教授從日本留學回到中國時,骨髓移植方面的專家非常稀缺。在造血干細胞培養和分析的基礎上,克服了從骨髓中分離和培養造血干細胞的技術障礙,這是移植治療的一個關鍵障礙。馬軍教授團隊在1990年進行了HIHO的首次移植,此后成為白血病治療的主要手段。
馬軍教授表示:“雖然我們發表的論文數量不是最多的,但我們一直致力于提高APL和其他血液疾病患者生存率。”HIHO作為一家擁有300張床位的成熟醫療機構,也是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白血病患者中心,每年為10000多名患者提供專業治療,并設有兒童血液學和淋巴瘤等專科。
HIHO的創始成員已經超過60歲了,HIHO的未來在下一代的血液學專家手中。哈爾濱的經濟不是全國最強的,一些優秀的本地人才進入中國其他地區資源更豐富的單位工作,馬軍教授表示他首要任務之一是扭轉HIHO的人才流失現狀。因此,HIHO正在尋找新人,熱切歡迎各位臨床專家和科研工作者的加入。
參考來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2473-021-00574-w.
馬軍 教授
-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
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
-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監事會監事長
-
亞洲臨床腫瘤學會副主任委員
-
CSCO抗白血病聯盟主席
-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前任副主任委員
-
中國醫師協會血液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
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分會副會長
-
CSCO抗淋巴瘤聯盟前任主席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