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樁由無知而引起的事件……
來自南京60歲的吳大叔多年來一直有胃痛的毛病,但是他覺得胃鏡太恐怖了,一直拒絕去做檢查。今年他被兒子硬“押”著去醫院做了個胃鏡檢查,檢查結果他顯示患萎縮性胃炎和胃潰瘍,同時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醫生建議吳大叔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并給他開了藥,讓他吃完藥回來檢查。然而,吳大叔將醫生的話當成了耳旁風。
回到家后,他就給自己制定了“治療方案”,用上了一直記在本本上的“秘密武器”——大蒜。吳大叔看過各類科普文,都說大蒜具有殺菌效果,吃大蒜治幽門螺桿菌豈不是天作之合?
于是吳大叔就開始了與大蒜為伴的日子,一日三餐吃大蒜,炒著吃、生吃、拍成蒜泥吃,各種能吃的方法都嘗試了一通。就這樣過了三個月時間,吳大叔出現了劇烈的胃痛,去醫院一查竟是早期胃癌。
吳大叔患癌和幽門螺桿菌感染之間有密切的關聯,可以說幽門螺桿菌和胃癌是形影不離“姐妹花”。
一、感染了7億國人的幽門螺桿菌,是胃癌最大的禍根
幽門螺桿菌是個非常多見的“壞”細菌,在1994年被世衛組織列為1類致癌因子。感染幽門螺桿菌后,可誘發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等多種胃部疾病,更甚者會演變成癌。
在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可達到50%,其中約有1%會演變成癌。也就是說,以我國14億人口計算,有7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其中約有700萬人是“胃癌候選人”。
柳葉刀今年11月的一項研究更是指出,中國每年34萬新發胃癌可歸因于幽門螺桿菌感染。
了解了幽門螺桿菌后,再來了解下吳大叔所謂的吃大蒜殺菌是否靠譜?一起往下看。
二、華西研究:大蒜殺菌又防癌,每天20克降低胃癌發病率?
大蒜殺幽門螺桿菌、防胃癌,并非沒有出處。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胃腸外科專家曾在國際雜志《消化內科》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研究歷時1年,對全球21項研究囊括54萬余人的受試者進行的薈萃分析。
得出結論,每日攝入20g洋蔥、大蒜,可讓胃癌發病率降低10%。認為大蒜、洋蔥內的有機硫化合物可對幽門螺桿菌起到抑制效果,從而降低胃癌發病率。
值得提醒的是,該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僅從流行病學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并沒有直接證據佐證。
那么,靠大蒜殺菌、防胃癌真的靠譜嗎?
大蒜是不能代替幽門螺桿菌藥物治療的!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脾胃科主任王再見表示,不建議單獨依靠吃大蒜殺菌預防胃癌。大蒜內所含有的有機硫化合物含量有限,想要達到有效劑量需要攝入大量的大蒜,沒等起到殺菌效果,胃先受不了了。何況,平時殺滅幽門螺桿菌時使用的藥物也通常是殺菌效能高的,大蒜的殺菌效果很難達到。
既然吃大蒜不靠譜,那么該如何正確去消滅幽門螺桿菌呢?做好這三件事。
三、幽門螺桿菌如何正確趕盡殺絕?
我國最新發布的《中國居民家庭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與管理共識報告(2021版)》指出,家庭內所有的成年感染者,都應考慮進行根除治療。特別是年齡在35歲以上,有胃癌家族史、胃炎病史的人群;
兒童則需要對幽門螺桿菌進行風險評估,患有消化性潰瘍、胃惡性淋巴瘤需要根除治療,而一些患有慢性胃炎、有家族病史等情況,則可以考慮進行根除治療;
老年人是否進行治療,需要先評估治療可帶來的風險獲益,根據不同的患者做出個體化的選擇。
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董寧寧表示,想要根除幽門螺桿菌,需要做好三件事。
1、選擇正確的方法
目前臨床上根治幽門螺桿菌主要以含鉍劑的四聯療法為主,服藥7~14日后根除率可達到80%。
2、堅持服藥
需要遵醫囑,定時定量。切不可擅自停藥、減藥,以免降低根除率、讓身體產生耐藥性。
3、禁酒
治療過程中需要嚴格禁酒,避免酒精和抗生素產生交互作用,降低藥效。
不同人群要根據個體差異選擇是否進行根除治療,而在治療結束后,也并不代表就萬無一失了,還需要去醫院進行復查,避免再次感染。
四、治療幽門螺桿菌后,如何證明已經根除干凈?
進行系統性治療后,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復查,目前最為常用的方式為呼氣實驗,通過碳13、碳14呼氣確定體內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
除此之外,也可通過內鏡下取黏膜組織活檢或檢查血清內有無幽門螺桿菌抗體,后者僅能反映身體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抗體,無法反應現行感染情況。
清遠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彭鐵立表示,停止用藥至少四周后,去復查幽門螺桿菌感染陰性,就可以說明已經根除成功。另外一旦根治,幽門螺桿菌再度復發的概率極低,而且再感染率僅為0.5%。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禍根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都會患胃癌,對待幽門螺桿菌,不用過于恐慌,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評估風險,看看是否治療。想要靠大蒜根除幽門螺桿菌,是非常不現實的。
參考資料:
[1]《吃大蒜,可以幫助消滅幽門螺桿菌?真相來了》.央視財經.2019.10.5
[2]《幽門螺桿菌如何感染一家人?《專家共識》列出家里最危險的行為》.生命時報.2021.12.7
[3]《幽門螺桿菌需要根除嗎》.新華網客戶端.2020.9.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