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通過使用化學治療藥物殺滅癌細胞,達到治療目的。它的作用我們都知道:控制、控制腫瘤,但它的殺傷力,對患者身體的傷害更是有目共睹。化療確實管用,但過度了也很“要命”。
常用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有近期毒性及遠期毒性。近期毒性反應主要發生于給藥后4周以內,有以下組織器官受累:
(1)造血組織損傷:即骨髓抑制,表現為全血象下降,或以白細胞、血小板、粒細胞、淋巴細胞下降為主。
(2)消化系統反應:惡心、嘔吐、口腔炎、口腔粘膜潰瘍、腹瀉、便秘或腸麻痹。
(3)肝功能損傷:以轉氨酶升高為主重時可出現藥物性肝炎和膽汁郁積。
(4)腎功能損傷:可出現尿蛋白、尿中見白細胞及紅細胞、管型、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5)膀胱炎及膀胱無張力: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血尿及排尿困難或尿失禁。
(6)免疫功能損害:表現為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并發感染。
(7)心血管系統損害:表現為心絞痛、體位性低血壓、動脈栓塞。
(8)胰腺損傷:造成藥物性胰腺炎或胰島細胞破壞而致繼發性糖尿病。
(9)皮膚損害:表現為皮炎、皮膚色素沉著、皮膚過度角化、皮膚萎縮、脂膜炎、過敏性斑丘疹、日光性紅斑、毛囊炎及脫發。
(10)神經系統損害:周圍神經炎、顱神經麻痹、嗜睡、昏迷。
(11)內分泌及代謝紊亂:低血糖、高血糖、低血鈣、低血鈉、水中毒。
(12)其它:包括局部組織壞死、靜脈炎、發熱、流感樣綜合征及全身性過敏反應。
在臨床中,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和肝腎功能損害是最常見的。
遠期毒性反應主要包括以下四種:不育癥、第二種惡性疾病的發生、免疫功能抑制、肺纖維化。化療的弊端,可以通過中醫藥彌補。
中醫與化療結合——減毒增效!
中藥對惡性腫瘤治療增效減毒作用,格外受到醫生和患者的重視。中醫藥的這一作用,是運用辨證施治,配合化療、放療等達到增加療效。
在此期間,應用中醫藥減輕放療、化療毒副作用,更是見效明顯。
怎么將中醫藥和化療結合呢?
白細胞減少、乏力。李忠教授在臨床中采用健脾益氣、養血補髓法扶正補虛治療。這樣能提高患者機體的免疫功能,幫助其完成化療。
口干舌燥、低熱等熱毒反應,李忠教授在臨床中采用清熱解毒、生津潤燥的方法治療。如此,可減輕或消除放療患者的一些熱毒反應癥狀。
李忠教授為患者開方
惡心、嘔吐。李忠教授在臨床中采用健脾和胃法治療。患者化療時的胃腸道反應,可應用此法改善。
脫發、體弱。李忠教授在臨床中采用益腎養肝血法治療。這樣,在化療時會使患者體質易于恢復,以利于接受下一個療程的化療。
肝腎功能損害,李忠教授在臨床中辨證開方,保護其肝腎功能。
心肌損害,使用含有阿霉素化療方案的患者,易出現心肌損害,李忠教授在臨床中采用益氣復脈、解毒活血法,可以明顯起到保護心肌細胞的作用。
神經末梢損害,在使用含有長春新堿等對神經末梢有損害作用的藥物時,李忠教授在臨床中靈活運用中藥,可以起到明顯減輕患者臨床癥狀的作用。
放射性肺炎、膀胱炎、直腸炎,“癌狀態”工作室專家均根據辨證施治原則進行治療,可收到很好的療效。
李忠教授能將方劑調整到適合單個特定的癌癥患者。
癌癥是一種與全身狀況有關的系統性疾病,而不是局部病;在治療上中醫強調整體的調理和全身狀態的改善,而不是切除腫塊或殺滅癌細胞。
對于晚期癌癥患者更是如此,治療重點在于延長患者生存期的同時還要改善其生活質量,在治療腫瘤的同時,兼顧患者本人。
相關推薦——
腫瘤切除了,也放化療了,抗癌成功了,然后呢?坐等復發轉移?
最后,為大家總結一下,根據中醫師的臨床經驗,方劑中各種成分的共同作用能以各種方式發揮臨床療效:
(1)保護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免受化療或放療造成的損害。
(2)促進化療或放療的效力。
(3)降低癌旁組織的炎癥和感染并發癥。
(4)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5)改善一般情況和生活質量。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