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彰顯榜樣“她”力量 | 院領導慰問2021年度“十佳”巾幗建功標兵

    春風拂面,陌上花開。在第112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時,3月8日一早,院領導分別到門診、病房、實驗室等各個崗位,走訪慰問醫院2021年度“十佳”巾幗建功標兵,為她們和全院女職工送上節日的問候與祝福。

    為選樹先進典型,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經各分工會民主推薦,醫院考核評審,授予羅瑞華、閆敏、趙艷秋、許青霞、劉東英、高霞、趙燕燕、周秀芳、焦妙蕊、馬春霞10位同志為我院2021年度“十佳”巾幗建功標兵。


    羅瑞華:肩負起患者信任和生命重托

    黨委書記、院長張建功慰問
    “十佳”巾幗建功標兵 羅瑞華

    羅瑞華,中共黨員,頭頸甲狀腺外科副主任。工作30年來,扎根臨床一線,恪盡職守,兢兢業業,不計個人得失,不負病人期望。數十年如一日,上班期間早上6:40準時進病房,在病人尚在熟睡之時已經開始看病歷、讀片子、查閱檢查報告,給每個患者制定治療方案,觀察患者的治療情況。

    頭頸外科手術量比較大,常常手術至深夜,無論簡單手術還是復雜手術,都親自上臺,小到刀口的縫合,大到皮瓣血管的纖維吻合,保證每一步操作對患者都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手術結束,會親自查看當天手術患者的情況,和家屬做手術的溝通。她說:“當患者把生命和信任交到我的手上,我就要擔負起這份信任,擔負起這份生命的重托。”

    焦妙蕊:做腫瘤患者的心靈導師

    副院長、省腫瘤研究院院長宋永平慰問
    “十佳”巾幗建功標兵 焦妙蕊

    焦妙蕊,中共黨員,中西醫結合科科護士長,全國人文管理優秀個人。工作三十余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扎實的專業技能,尤其在腫瘤患者的心理疏導及心靈關懷方面有較深造詣。建立患者心理關懷學組,開展交流培訓,為醫院和基層單位培養專科護理人員近300名。

    在她激勵及帶動下,創建了一支團結高效的護理團隊,義務為患者提供心靈關懷服務,緩解患者痛苦,為患者身心健康保駕護航。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情景劇“豫見心靈關懷 遇見愛”,榮獲2021年全國人文管理路演大賽二等獎,我院心靈關懷項目被評為河南省優秀志愿服務項目。

    去年,商丘疫情爆發,她帶隊支援商丘,結合疾病專科及患者特點,制定個體化的專科護理措施,及時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專業、高效、精準的優質護理服務,為抗疫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并榮獲河南省衛健委優秀黨員稱號。

    高霞:讓患者享受優質診療服務

    院黨委副書記徐紅偉慰問
    “十佳”巾幗建功標兵 高霞

    高霞,中共黨員,門診辦主任。堅持把患者利益放在心上,持續優化門診就醫流程,改善患者就醫環境。堅持以患者滿意為最高標準,積極回應患者反映的問題,每天深入門診各窗口了解患者意見建議,相繼完成了門診掛號全預約、門診采血自助條碼打印、升級掌上就醫APP功能、醫技診間預約等流程優化,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使患者就醫更加便捷、高效。

    主持重新修訂《門診管理辦法》,加大對門診醫生開診時間的考勤力度,考勤結果定期公示,做到有檢查、有獎懲,公平公正,保證了門診工作的規范有序運轉。組織開展“微笑服務行動”,讓文明服務理念植入職工心中,增強窗口工作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全方位打造門診優質服務品牌。

    趙燕燕:讓智慧醫院真正便民、惠民

    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王勇慰問
    “十佳”巾幗建功標兵 趙燕燕
    趙燕燕,中共黨員,信息中心主任,國家衛生健康行業網絡安全保障工作表現突出個人,河南省電子病歷升級戰先進個人。
     
    多年來,始終把為一線提供更高效的支持、為管理提供更便捷的支撐作為工作目標,帶領團隊開展智慧醫院建設,部分系統達到省內首創、國內先進的水平,重要信息系統達到安全保護等級測評三級。獲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四級甲等、數字化醫院A級牌照,順利通過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評價五級遠程審核,并獲批河南省腫瘤互聯網醫院。
     
    科室先后獲得河南省青年文明號、河南省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智慧醫療工程研究中心、2020年度信息化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遠程醫療技能競賽團體三等獎、改善醫療服務典型案例等榮譽。

    趙艷秋:全力打造科研型臨床團隊

    紀委書記李錦洲慰問
    “十佳”巾幗建功標兵 趙艷秋

    趙艷秋,主任醫師,內科呼吸一病區主任。立足臨床需求,大力開展臨床和科研工作。打造高層次人才團隊,病區11名醫生,其中8名博士,40歲以下醫師全部取得博士學位,有6位醫生在國外頂尖實驗室訪學,培養3名學科后備帶頭人。

    近年來,帶領團隊獲批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獲得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10余項省廳級科研項目;發表高質量SCI論文10余篇,最高影響因子31.743分。作為PI承擔90余項臨床試驗工作,連續三年入組臨床試驗人數全院第一。

    馬春霞:致力血液病護理創新發展

    副院長羅素霞慰問
    “十佳”巾幗建功標兵 馬春霞
    馬春霞,中共黨員,血液三病區護士長。多年來,狠抓護理質量和安全,病區多次獲得“優秀護理質量獎”、“十佳團隊”等稱號;創建血液專科護士培訓基地,為基層醫院培養血液專科護士;積極開展科普工作,創建“白血病患者之家”公共微信平臺,激勵全體護士創作科普作品,每周更新一次,幫助患者降低感染、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主編《血液系統疾病護理》,榮獲河南省優秀醫學著作;積極幫助家境困難患者,自費給他們辦餐卡并充值數千元餐費,通過各種平臺捐助患者。

    閆敏:為治療困境中的患者帶來曙光

    副院長任武慰問
    “十佳”巾幗建功標兵 閆敏

    閆敏,中共黨員,醫學博士,主任醫師,乳腺科副主任,我院晚期乳腺癌MDT首席專家。堅持為病人著想,大力推廣個體化、規范化診療,每年MDT會診患者近2千人次,出院患者7千余人次,努力讓患者得到精準高效的治療。

    積極開展臨床研究,自2011年5月以來,參與72項國際國內多中心臨床研究,其中13項臨床研究入組人數全國排名第一,1200多例患者從中受益,其中1項研究以第一作者發表在TBCR(國內新創刊的乳腺癌專業英文雜志)、1項研究結果以共同第一作者發表在《Lancet Oncol》(IF 41.316分);

    2018年以來,作為研究者牽頭發起開展臨床研究4項,先后3次在歐洲內科腫瘤學會(ESMO)會議和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會議上獲得壁報展示,其中1項研究結果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于2022年1月25日在國際頂尖雜志《Lancet Oncol》在線發表,得到國內外專家的廣泛關注;2021年作為通訊作者共發表文章11篇,其中SCI5篇,IF總計20.858分。


    許青霞:堅守檢驗初心 助攻腫瘤診治

    院黨委委員、總會計師韓斌斌慰問
    “十佳”巾幗建功標兵 許青霞
    許青霞,中共黨員,醫學檢驗科副主任,主任技師,碩士生導師。她從科室薄弱環節入手,以開展“伴飛計劃”為契機,邀請專家學者來院講學,進行課題、科研項目的規劃和指導,SCI論文發表數量和影響因子連創新高,實現了“質”和“量”的雙向突破;課題申報數量翻倍增長,科研成果取得零突破。
     
    科室獲批鄭州市消化系統腫瘤標志物診斷重點實驗室、鄭州大學臨床檢驗診斷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全國首批真菌病監測網監測單位等。作為新冠疫情院內會診專家組成員,多次深入病房,參加疑似病人會診,帶隊外出采集核酸,并積極參與省衛健委組織的核酸檢測實驗室生物安全督導檢查及新建實驗室驗收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劉東英:著力為職工謀福利、辦實事

    副院長王振軍慰問
    “十佳”巾幗建功標兵 劉東英
    劉東英,中共黨員,主任護師,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碩士生導師,兼任中華護理學會安寧療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美國癌癥護理學會委員。鄭州第一屆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副校長,組織編寫《腫瘤護理系列叢書》11本。
     
    自2018年擔任工會副主席以來,以為職工服務、為一線服務為宗旨,組織召開職工代表大會、青年代表座談會、單身代表座談會,舉辦工會干部培訓班,多維度了解職工思想狀況和需求,收集職工對醫院建設發展的合理化建議。連續多年舉辦“文化藝術節”、“大雁杯秋季運動會”、“春節文藝聯歡會”等文體活動,組建醫院百人合唱團,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深受職工歡迎。

    周秀芳:提高護理質量 保障護理安全

    院黨委委員李紅樂慰問
    “十佳”巾幗建功標兵 周秀芳
    周秀芳,中共黨員,外一學部科護士長兼頭甲二病區護士長。帶領14個護理單元,按照OMC管理思維確定目標,狠抓護理質量和安全。嚴把質控關,采取隨時督導結合二三級質控,午、夜間查房等方式,針對薄弱環節、重點時段、重點病人進行督導,實行護理質量PDCA循環管理,促進質量持續提升。

     
    加強團隊建設,定期舉辦讀書分享活動、巴林特工作坊、模擬護患溝通情景劇,減輕護士的心理壓力,提升患者就醫體驗。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先后帶隊10批次深入社區進行核酸采集。擔任VTE學組護理組組長,組織制定VTE相關制度、質控標準、防治措施并進行培訓,通過了國家VTE防治中心評審專家驗收。重視醫患溝通,開展健康教育,利用互聯網平臺,建立微信群,錄制各種健康教育視頻,設計個性化健康教育手冊等,拉長服務鏈條,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責編:龐紅衛 趙新霞
    作者:趙新霞 李惠子
    編輯:李惠子
    攝影:李昂 李惠子 相關科室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