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面,陌上花開。在第112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時,3月8日一早,院領導分別到門診、病房、實驗室等各個崗位,走訪慰問醫院2021年度“十佳”巾幗建功標兵,為她們和全院女職工送上節日的問候與祝福。
為選樹先進典型,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經各分工會民主推薦,醫院考核評審,授予羅瑞華、閆敏、趙艷秋、許青霞、劉東英、高霞、趙燕燕、周秀芳、焦妙蕊、馬春霞10位同志為我院2021年度“十佳”巾幗建功標兵。
羅瑞華:肩負起患者信任和生命重托
羅瑞華,中共黨員,頭頸甲狀腺外科副主任。工作30年來,扎根臨床一線,恪盡職守,兢兢業業,不計個人得失,不負病人期望。數十年如一日,上班期間早上6:40準時進病房,在病人尚在熟睡之時已經開始看病歷、讀片子、查閱檢查報告,給每個患者制定治療方案,觀察患者的治療情況。
頭頸外科手術量比較大,常常手術至深夜,無論簡單手術還是復雜手術,都親自上臺,小到刀口的縫合,大到皮瓣血管的纖維吻合,保證每一步操作對患者都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手術結束,會親自查看當天手術患者的情況,和家屬做手術的溝通。她說:“當患者把生命和信任交到我的手上,我就要擔負起這份信任,擔負起這份生命的重托。”
焦妙蕊:做腫瘤患者的心靈導師
焦妙蕊,中共黨員,中西醫結合科科護士長,全國人文管理優秀個人。工作三十余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扎實的專業技能,尤其在腫瘤患者的心理疏導及心靈關懷方面有較深造詣。建立患者心理關懷學組,開展交流培訓,為醫院和基層單位培養專科護理人員近300名。
在她激勵及帶動下,創建了一支團結高效的護理團隊,義務為患者提供心靈關懷服務,緩解患者痛苦,為患者身心健康保駕護航。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情景劇“豫見心靈關懷 遇見愛”,榮獲2021年全國人文管理路演大賽二等獎,我院心靈關懷項目被評為河南省優秀志愿服務項目。
去年,商丘疫情爆發,她帶隊支援商丘,結合疾病專科及患者特點,制定個體化的專科護理措施,及時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專業、高效、精準的優質護理服務,為抗疫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并榮獲河南省衛健委優秀黨員稱號。
高霞:讓患者享受優質診療服務
高霞,中共黨員,門診辦主任。堅持把患者利益放在心上,持續優化門診就醫流程,改善患者就醫環境。堅持以患者滿意為最高標準,積極回應患者反映的問題,每天深入門診各窗口了解患者意見建議,相繼完成了門診掛號全預約、門診采血自助條碼打印、升級掌上就醫APP功能、醫技診間預約等流程優化,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使患者就醫更加便捷、高效。
主持重新修訂《門診管理辦法》,加大對門診醫生開診時間的考勤力度,考勤結果定期公示,做到有檢查、有獎懲,公平公正,保證了門診工作的規范有序運轉。組織開展“微笑服務行動”,讓文明服務理念植入職工心中,增強窗口工作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全方位打造門診優質服務品牌。
趙燕燕:讓智慧醫院真正便民、惠民
趙艷秋:全力打造科研型臨床團隊
趙艷秋,主任醫師,內科呼吸一病區主任。立足臨床需求,大力開展臨床和科研工作。打造高層次人才團隊,病區11名醫生,其中8名博士,40歲以下醫師全部取得博士學位,有6位醫生在國外頂尖實驗室訪學,培養3名學科后備帶頭人。
近年來,帶領團隊獲批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獲得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10余項省廳級科研項目;發表高質量SCI論文10余篇,最高影響因子31.743分。作為PI承擔90余項臨床試驗工作,連續三年入組臨床試驗人數全院第一。
馬春霞:致力血液病護理創新發展
閆敏:為治療困境中的患者帶來曙光
閆敏,中共黨員,醫學博士,主任醫師,乳腺科副主任,我院晚期乳腺癌MDT首席專家。堅持為病人著想,大力推廣個體化、規范化診療,每年MDT會診患者近2千人次,出院患者7千余人次,努力讓患者得到精準高效的治療。
積極開展臨床研究,自2011年5月以來,參與72項國際國內多中心臨床研究,其中13項臨床研究入組人數全國排名第一,1200多例患者從中受益,其中1項研究以第一作者發表在TBCR(國內新創刊的乳腺癌專業英文雜志)、1項研究結果以共同第一作者發表在《Lancet Oncol》(IF 41.316分);
2018年以來,作為研究者牽頭發起開展臨床研究4項,先后3次在歐洲內科腫瘤學會(ESMO)會議和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會議上獲得壁報展示,其中1項研究結果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于2022年1月25日在國際頂尖雜志《Lancet Oncol》在線發表,得到國內外專家的廣泛關注;2021年作為通訊作者共發表文章11篇,其中SCI5篇,IF總計20.858分。
許青霞:堅守檢驗初心 助攻腫瘤診治
劉東英:著力為職工謀福利、辦實事
周秀芳:提高護理質量 保障護理安全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