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癌癥病人來說,最痛苦的莫過于要忍受疼痛,癌痛是所有癌癥病人繞不開的話題。癌痛一般發生在中晚期癌癥病人中,隨著病情發展,疼痛開始出現并逐漸加重。
長期疼痛會嚴重影響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量,導致免疫力下降,阻礙抗癌治療的順利進行,很多癌癥患者晚期一邊忍受著癌痛的折磨,一邊還要繼續接受著高強度的治療,直接摧殘著患者的身體。對于癌癥疼痛的治療,一定要結合醫生的建議,盡量避免癌癥疼痛治療中的誤區。
有很多癌癥患者認為癌癥疼痛忍一忍就過去了,這是非常錯誤的。癌痛很少有間歇期,疾病一旦進展,疼痛感會越來越重,組織損傷的程度也會越來越嚴重。因此,癌痛并不是忍一忍就會過去的,一味忍受反而會越來越嚴重。
癌痛在初期多為慢性、隱匿的鈍痛,隨著病情的進展,慢性鈍痛逐漸轉變為銳痛、刀割樣痛,可沿神經支配區放散,通常是慢性疼痛。癌癥患者在出現癌痛的同時,可以伴有焦慮、厭食、失眠和神經衰弱等精神心理方面的癥狀。
癌痛會影響患者的情緒,對患者的日常活動、飲食、睡眠也會造成影響。長期吃不好、睡不著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腫瘤細胞一般在人體抵抗力較差時發展最迅速,以致不利于癌癥治療。因此,當癌癥患者感到疼痛時,應及時就醫。
還有一些癌癥患者認為,只有癌癥到了晚期才會疼痛,其實不是這樣的。癌痛是由癌癥、癌癥相關性病變及抗癌治療所致的疼痛,癌痛可以貫穿于癌癥的始終,早期癌癥也可能出現疼痛。因此,疼痛并不是癌癥發展到晚期的標志,出現疼痛不必過于擔心,應及時治療。
在臨床上,也有一些患者會這樣認為,過早使用鎮痛藥今后會無藥可用。這個是非常錯誤的。癌痛作為一種疾病,應及早使用鎮痛藥,將癌痛控制在萌芽狀態,可以避免形成難治性疼痛;鎮痛藥使用越早,劑量越小,效果越好。及時進行有效的止痛治療,還可使患者擺脫疼痛困擾,以更好的狀態接受抗腫瘤治療。
止疼藥疼了就吃,不疼就不吃也是不對的。高血壓患者都知道要按時服藥才能控制好血壓,癌痛也是一樣的。按時吃藥才能讓患者身體里的藥物濃度穩定,從而很好地控制疼痛。
藥物的增減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如果覺得疼痛控制得很好,可以告訴醫生,醫生會幫助你逐漸減量、停藥。擅自停藥會引起突然的撤藥反應,比如大汗淋漓、疼痛加劇等,這會讓患者非常難受。?
對于患者而言,控制疼痛與控制腫瘤同樣重要。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最好兩者同步進行。因為只有把疼痛控制好,患者的狀態才會好,才更有利于腫瘤的治療。
癌性疼痛屬于中醫的“痛證”范疇,中醫學把疼痛的病因病機總結為“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多由“內因”包括正氣虧虛、七情內傷和“外感”包括六淫邪毒、飲食不節等共同參與下使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失和,痰濁內生形成癌毒。癌毒和痰凝、瘀血互結,形成癌腫,導致經絡瘀阻,發生疼痛,出現“不通則痛”;癌毒日久邪傷正氣,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不足,無法榮養臟腑經絡,出現“不榮則痛”。
“整體不榮,局部不通”為癌性疼痛的主要病機。癌痛的病機復雜,不能以片面的“實證”和“虛證”相論述,晚期癌痛以本虛標實居多,虛實夾雜,多出現氣虛、陰虛、痰凝、氣滯、血瘀等癥狀的夾雜,需謹守病機,慎辨證型。
臨床一般根據病人的病情辨證分型,實則以祛邪為主,而兼以扶正;虛則以扶正為主,固護正氣元氣,從而達到鼓邪外出的效果。但臨床病人的病情較為復雜,多以虛實夾雜為主,且都病程久遠而多有瘀證。所以在治療時基本都要佐以通經活絡,活血化瘀之品。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