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CO:非轉移性肌肉浸潤性膀胱癌患者的圍手術期化療III期研究結果公布
2.JCO:Tebentafusp以遞增給藥方案治療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I期研究結果公布
4.新藥:針對胃癌的泛FGFR抑制劑獲FDA孤兒藥資格
JCO:非轉移性肌肉浸潤性膀胱癌患者的圍手術期化療III期研究結果公布
目前,新輔助化療已被推薦用于非轉移性肌肉浸潤性膀胱癌,然而最佳治療方案尚未確定。日前,GETUG-AFU V05 VESPER試驗結果出爐,發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該研究旨在于非轉移性肌肉浸潤性膀胱癌患者的圍手術期化療中,比較劑量密集甲氨蝶呤/長春堿/阿霉素/順鉑方案(dd-MVAC)與吉西他濱/順鉑方案(GC)的療效。
在該研究中,500名非轉移性肌肉浸潤性膀胱癌患者在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前(新輔助化療)或術后(輔助化療),被隨機分配到dd-MVAC組或GC組。dd-MVAC組患者每2周接受一次劑量密集的甲氨蝶呤/長春堿/阿霉素/順鉑治療,共6周期。GC組患者每3周一次吉西他濱/順鉑治療,共4個周期。主要終點為3 年無進展生存期 (PFS),次要終點是進展時間和總生存期(OS)。
研究結果顯示,437名患者(88%)接受了新輔助化療,60%的患者在dd-MVAC組中按照計劃接受了6個周期治療,84%患者在GC組中接受了4個周期治療,之后分別有91%和90% 的患者進行了手術。在dd-MVAC組中更頻繁地觀察到器官受限反應(77% vs 63%, P=0.001)。在輔助化療組中,40%的患者在dd-MVAC組中接受了6個周期治療,81%的患者在GC組中接受了4個周期治療。
dd-MVAC組較GC組改善了3年PFS率,雖未達到主要終點(3年PFS率:64% vs 56%,HR=0.77;95% CI:0.57-1.02,P=0.066),然而dd-MVAC組患者進展時間顯著延長(3年進展率:69% vs 58%,HR=0.68;95%CI:0.50-0.93,P=0.014)。在新輔助治療組中,dd-MVAC組3年PFS顯著改善(66% vs 56%,HR=0.70;95%CI:0.51 – 0.96,P=0.025)。
該研究表明,與GC方案相比,dd-MVAC方案顯著改善了3年PFS。在新輔助治療組中,dd-MVAC方案對膀胱腫瘤局部控制更好,3年PFS率顯著提高。
JCO:Tebentafusp以遞增給藥方案治療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I期研究結果公布
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一種罕見的惡性腫瘤,由脈絡膜、睫狀體和虹膜的黑色素細胞發展而來,是成人常見的原發性眼癌。日前,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線發表一項研究,旨在使用為期3周的遞增給藥方案,確定Tebentafusp(T細胞受體/抗CD3雙特異性蛋白)的推薦II期劑量(RP2D),并評估其在轉移性UM患者中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藥效學和初步臨床活性。
在這項開放標簽、國際I/II期研究中,HLA-A*02或HLA-A*02:01+的轉移性UM患者在第1周和第2周分別接受20 μg和30 μg的Tebentafusp治療。在定義RP2D的標準3 + 3設計中,劑量遞增(從54 μg開始)始于第3周。擴展隊列患者接受RP2D(20-30-68 μg)治療。
該研究共納入42名既往治療線中位數為2的患者:劑量遞增隊列為19名,初始劑量擴展隊列23名,68μg被確定為RP2D。最常見的治療緊急不良事件是發熱(91%)、皮疹(83%)、瘙癢(83%)、惡心(74%)、疲勞(71%)和寒戰(69%)。前三劑后毒性減弱。總緩解率為11.9%(95%CI:4.0-25.6)。中位隨訪32.4個月,中位OS為25.5個月(范圍:0.89-31.1個月),1年OS率為67%。治療與腫瘤T細胞浸潤增加和血清炎癥介質短暫增加有關。
研究結果表明,Tebentafusp在轉移性UM患者中顯示出有希望的活性。與每周固定給藥劑量相比,使用Tebentafusp的遞增給藥方案使RP2D增加36%。且Tebentafusp作為轉移性UM 患者的單藥治療副作用可控。
3月7日,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顯示,君實生物的PD-1單抗皮下注射劑JS001 SC首次在國內獲批臨床試驗,針對晚期鼻咽癌。
JS001sc注射液是君實生物在已上市產品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的基礎上開發的皮下注射制劑。臨床前體內藥效試驗表明,JS001sc通過皮下注射給藥在動物模型中表現出顯著的抑瘤作用,在0.3 mg/kg的劑量水平下,皮下注射給藥的JS001sc與靜脈注射給藥的特瑞普利單抗抑瘤作用相當,未見顯著差異。此外,動物對JS001sc的耐受性良好。
新藥:針對胃癌的泛FGFR抑制劑獲FDA孤兒藥資格
3月7日,和譽醫藥宣布在研泛FGFR抑制劑ABSK091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格,用于治療胃癌。公開資料顯示,ABSK091是一款針對FGFR亞型1、2和3的高效選擇性抑制劑。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在腫瘤細胞生長、存活、轉移以及腫瘤血管生成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FGFR基因的突變、易位、融合、重排及其它異常與多種腫瘤的生長有著緊密的關系。泛FGFR抑制劑可以通過阻斷FGFR相關信號通路,從而控制腫瘤細胞增殖和死亡。
據介紹,ABSK091(此前稱AZD4547)是一款高活性及選擇性的FGFR1-3抑制劑。在多種FGFR基因改變的臨床前腫瘤模型中,該藥已展現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及初步臨床藥效,并具備與其他靶向或免疫治療藥物結合的潛力。此前,在一項開放標簽的Ⅱ期臨床研究中,ABSK091在帶有FGFR2擴增的胃癌患者中達到了33%的客觀緩解率,產生應答患者的中位PFS達6.6個月。
[1].Pfister C, et al. Dose-Dense Methotrexate, Vinblastine, Doxorubicin, and Cisplatin or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as Perioperative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onmetastatic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Results of the GETUG-AFU V05 VESPER Trial. J Clin Oncol. 2022 Mar 7:JCO2102051. doi: 10.1200/JCO.21.0205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254888.
https://ascopubs.org/doi/abs/10.1200/JCO.21.02051
[2]. Carvajal RD, et al. Phase I Study of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Efficacy of Tebentafusp Using a Step-Up Dosing Regimen and Expansion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Uveal Melanoma. J Clin Oncol. 2022 Mar 7:JCO2101805. doi: 10.1200/JCO.21.0180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254876.
https://ascopubs.org/doi/abs/10.1200/JCO.21.01805
[3]. https://mp.weixin.qq.com/s/5hHUB4_1C-bgcx9tBP6LJg
[4]. https://mp.weixin.qq.com/s/V_5FcTOpn_HcRRyw6EucyQ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