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結合國內外指南與專家共識
參考文獻近500篇,推薦條目121條
最適合中國人的指南!
指南針對疾病診斷(標準、分期、合并癥診斷)、腎活檢相關、6大治療策略(血糖、血壓、血脂、蛋白尿、尿酸控制和生活管理)、7種常見合并癥處理(頑固性水腫、貧血、腎功不全、營養不良、心血管并發癥、周圍血管、神經病變)及轉診推薦進行展開講述。
并非診斷 DKD 的必備條件
指南推薦: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時 DKD 診斷的重要依據,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并非診斷糖尿病腎臟疾病的必備條件。
最近一篇 Meta 分析結果表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預測糖尿病腎病的靈敏度為 0.65,陽性預測值為 0.72,陰性預測值為 0.69,對于增值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靈敏度為 0.25,而特異性為 0.98。
此外,我國陳香美院士團隊等學者的研究也發現糖尿病腎病與視網膜病變在發生、發展過程中并不完全平行。提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作為糖尿病腎病的重要依據,但并非診斷的必備條件,因為部分糖尿病腎病患者早期可不伴有視網膜病變。
指南提出:糖尿病腎病患者在出現嚴重的腎功能損傷,如合并難以控制或者糾正的高血壓、頑固性水腫、心衰表現時,以及嚴重貧血、消化道中毒癥狀,蛋白能量消耗、嚴重代謝紊亂時,建議進行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治療。
但若無上述情況和體征,則不能根據腎功能水平開始透析。
不少醫生認為,肌酐明顯升高,到了 800 就該透析,但是如果沒有尿毒癥癥狀與體征,不應僅因肌酐明顯升高開始透析。相反,如果患者有上述癥狀,即使肌酐才 300 多,也建議啟動透析治療。
有研究發現,雖然透析可緩解腎衰竭患者的癥狀,但早期透析可能增加死亡風險,應該盡量避免早期透析。國外的一篇研究也提示 60% 的患者表示早期透析后悔。
指南也提出,老年糖尿病腎病腎衰竭患者不推薦早期透析。其理由是老年糖尿病腎病腎衰竭患者透析的風險增加,肺部感染尤其常見。
DKD 患者要做腎活檢嗎?
國內對糖尿病腎臟疾病是否需要腎活檢有爭議,什么時候做做腎活檢大家也各有看法。指南梳理了國內糖尿病腎病腎活檢的適應證,包括:
-
DM 病史<5 年出現大量蛋白尿或腎功能不全; -
短期內出現大量蛋白尿或腎病綜合征; -
尿沉渣提示“活動性”的腎小球源性血尿; -
不明原因的 eGFR 快速下降或 ACEI/ARB 治療后3個月內 eGFR 下降超過 30%; -
大量蛋白尿但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頑固性高血壓。
講師介紹
孫林 教授
中南大學腎臟病研究所所長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腎內科教授
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常委
中國醫師協會內科腎臟病分會常委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