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來自南卡羅來納大學、哈佛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在《營養學最新發展》(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喝一份以上含糖飲料的女性,相較于每月喝不超過3份含糖飲料的女性,肝癌風險上升78%!
![]()
為什么高糖飲食,會增加患癌風險?
無糖飲料、無糖食品就沒有風險嗎?
怎么吃糖才不會超標?
小編邀請河南省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腫瘤內科、臨床營養科專家為您詳細解讀~
黃 濤 肝膽胰外科副主任 主任醫師
李 寧 腫瘤內科 主任醫師
李 靜 臨床營養科 主治醫師
![]()
早在2019年一項超過10萬人的研究成果顯示,每天飲用100毫升含糖飲料會使整體患癌幾率提高18%。研究者對這些結果提出一些可能的解釋,包括含糖飲料中的糖對內臟脂肪、血糖水平和炎癥標志物的影響,這些都與癌癥風險增加有關。
糖類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為機體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糖分解代謝是生物體取得能量的主要方式,癌細胞也是如此。
肝膽胰外科副主任黃濤說,腫瘤可以優先通過葡萄糖分解代謝的方式獲取能量。
腫瘤惡性程度越高,能量需求越大。充足的能量供應是癌細胞得以快速無限增殖、侵襲和轉移的前提。也就是說,從糖代謝角度來看,糖越多,癌細胞長得越快。長期高糖攝入會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造成內氧化應激、內分泌紊亂及免疫功能障礙,從而導致腫瘤的發生風險增加。
在腫瘤發生后,癌細胞會以糖的無氧酵解為主要供能方式,因此,不管是普通人,還是腫瘤患者,都應該控制添加糖的攝入。
![]()
有人提出質疑:“不攝入糖分,豈不是就能把腫瘤’餓死‘了?”
人體的器官組織需要依賴糖來提供能量和營養,而癌細胞并非正常的細胞,它們異常地快速分裂、生長,即便在沒有能量供給的情況下,也能夠“竊取”體內正常細胞的營養,來消耗機體儲存的蛋白質、脂肪和糖,導致機體能量和營養素的不足,加重營養不良的發生,使人體出現體重短期內迅速下降、肌肉大量丟失、全身乏力等癥狀,嚴重影響正常活動和日常生活,縮短生存時間。
對于腫瘤患者而言,平衡飲食才是至關重要的。可以重點管理主食的攝入,減少腫瘤增殖所需的營養底物,降低腫瘤細胞活力。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量,同時注意主食的種類和結構。
建議主食攝入控制在總攝入食物量的50%以下,適當減少精米、白面、精細加工類主食的攝入,以全谷類、豆類等天然農作物為主食:如糙米、小麥粒、全麥粉、大麥粒、燕麥粒、蕎麥、藜麥、小米、黃豆、黑豆、扁豆、紅小豆、蕓豆、綠豆等。
有些塊莖類食物亦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如山藥、土豆、紅薯、紫薯等食用時需等同于主食,不要過量食用。
除了主食之外,在家烹飪菜品時,也應有意識控制用糖。
臨床營養科主治醫師李靜說,日常所說的“ 糖 ”多指糖果 、甜點、葡萄糖及各種甜味食品。從營養學角度看,糖類不僅包括有甜味的果糖、葡萄糖,也包含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素,是人體活動必需的物質,能讓人在補充體能的同時保持心情愉悅。“但是,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糖不僅會增加腫瘤發生風險,更是腫瘤生長所必需的’養分‘。
當下,市面上出現了很多零糖飲料、代糖食品。甜蜜的口感再配上健康的包裝宣傳,讓人感覺可以從此毫無顧忌的愉快“吃糖”了。然而,代糖食品真的甜蜜又健康嗎?
李靜說,目前市面上代糖種類很多。單獨分開來看,代糖食品是相對健康安全的,偶爾吃并不會有什么危害,但飲食行為是由復雜的多元的因素共同作用的,我們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長期的依賴“甜飲料”等不良的飲食習慣。
因此,更應注重日常飲食的整體均衡和健康,改掉愛喝甜飲料的不良生活習慣,戒除“糖癮”,改喝白開水、茶水等,降低對強烈調味品的依賴,包括過甜、過咸,多用心品嘗食物本身的味道,才能從根本上降低慢性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黃濤
肝膽胰外科 副主任
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委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胰腺疾病分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胰腺癌專委會主任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肝癌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鄭州市醫學會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Hepatology中文版編委。
擅長胰腺中段切除、保留脾臟胰體尾切除、全胰腺切除、復雜肝癌切除、肝門部膽管癌切除、膽囊癌根治術以及腹腔鏡下肝癌切除、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等高難度手術。承擔省、廳級科研課題4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
李 寧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神經系統腫瘤專委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專委會委員,河南省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基層工作委員會副主委,河南省抗癌協會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主要擅長消化道腫瘤的治療及基礎研究。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基金2項,省級課題8項,發表中英文論文10余篇,并獲省級科技進步獎6項。
李 靜
臨床營養科
主治醫師,注冊營養師,醫學碩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河南省營養學會會員,河南省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會青年委員,河南省醫院協會醫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管理分會委員。發表SCI1篇,核心期刊2篇。擅長胃腸外科術后、放療、化療病人的營養指導及一些常見慢性病的飲食治療。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