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五年了,現在沒有什么不適癥狀,可以停藥了嗎?還會復發轉移嗎?我們今天先看一個腦膠質瘤患者的抗癌經歷,她就是一名抗癌五年的達到“臨床治愈”的患者。
7年前,本以為是一次普通的頭痛,可是頻繁且難忍的疼痛讓我們踏上北上廣的求醫之路。當時擺在我們面前有三種選擇,一做手術,二看中醫,第三就是不被人接受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后經人介紹來到北京,來找李忠教授,當時并沒有預約到李教授的門診,我們從早上一直等到醫生下班,李忠教授用自己的時間為我們看了病。
我們是2-3期星形細胞瘤,李教授給我們分析了下現在的疾病概況,最后我和家屬一致決定先手術,然后配合中藥治療。就這樣,我們從坐著輪椅進入診室,慢慢的再到能自己走著來看病,這一堅持就是5年,風雨無阻,堅持中藥治療。
后來治療滿5年后就開始懈怠,就不吃中藥了。結果前年9月份復發,又做了第二次手術,目前狀態很好,現在又開始堅持中藥,以后也不敢再僥幸大意了。
從這段患者自述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關鍵信息:患者本身調理的很好,結果治療滿5年后,未遵醫囑擅自停藥,最終導致病情發展。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很多患者存在兩個誤區:第一個——書上都說了,術后五年不復發轉移,可以看作是臨床治愈,熬過這個階段就好了!于是千辛萬苦就等著熬過這五年。第二個誤區:我吃了這么長時間的中藥了,也沒有不舒服,可以停藥了!
很多患者以為堅持五年不復發轉移,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并不是這樣。首先一定要打破這個觀念,五年不復發轉移只能說明復發轉移的幾率大大降低,病情得到了緩解和控制,但并非是完全治愈,并非是百分之百的事情。
跌了一跤,傷口長好就是長好了,但是癌癥不一樣,如果我們后續有一點點放松,比如熬夜了,暴飲暴食了,飲食不規律了,整天生氣焦慮抑郁了,導致身體免疫力降低,保不準癌細胞會再次卷土重來。雖然幾率很低,但是落在個人頭上,那就是0與100%的區別。
也有些患者在中藥調理過后,沒有不舒服的癥狀,各種檢查指標也都很正常,那么這種情況下能不能停藥呢?
這個要看情況,如果身體狀態比較穩定,維持的也不錯,可以換季調方,在節氣發生變化、對身體影響比較明顯時積極調理即可。五年并非是治療與不治療的必然分界線,有些患者腫瘤身體較弱,病情不穩定,即使安然度過五年,也應繼續治療。
癌癥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在改變這種癌狀態時,需要逐步積累的改變。治療疾病就像受壓彈簧,直到施壓到不能變形的程度才可以保持。即使是這樣,也有很多外界因素影響這個狀態,我們需要時不時的檢查“彈簧”有沒有在反彈,盡力保持現在的這種穩態。
因此,患者不可未經醫囑就擅自停藥,自己的主觀感受是舒適的,但內環境是否有條理到最佳狀態?病情是否得以進展,我們都暫未可知。
放化療的結束并非是治療的結束,康復治療也在癌癥的治療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堅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堅持康復治療,注意定期復查,才能讓患者度過一個五年之后,安然度過第二個、第三四個五年。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