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后槽牙疼
是上火?還是長智齒?
腫瘤專家稱,可能是惡性腫瘤!
![]()
49歲劉先生被“牙疼”折磨了近兩年
實在忍無可忍到醫院檢查
才被確診為下頜骨癌
日前,在河南省腫瘤醫院頭頸甲狀腺外科
杜偉團隊為其完整切除腫瘤
并利用數字技術聯合3D打印
“塑造”了新的“腮幫骨”
為劉先生復刻了一張完美的臉
受訪專家
羅瑞華 頭頸甲狀腺外科 主任醫師
杜 偉 頭頸甲狀腺外科 副主任醫師
馮 露 頭頸甲狀腺外科 副主任醫師
兩年前,劉先生間斷性出現右側后槽牙疼痛,最初他以為是長智齒,在小診所買了消炎藥自行服食。剛開始,吃藥后疼痛明顯減輕,可后來消炎藥逐漸“失效”,疼痛感持續加重。
![]()
進入5月來,劉先生右臉明顯腫起來,并能看見一花生米大小的隆起腫物。
在當地醫院的口腔科就診,醫生為其進行了拔牙及探查活檢術,確診為黏液表皮樣癌,并侵犯下頜骨。
河南省腫瘤醫院頭頸甲狀腺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羅瑞華介紹,黏液表皮樣癌是惡性腫瘤中的一種,發病率較低。
當腫瘤侵犯到牙槽神經分布區時,確實會出現牙痛。
當侵犯到下牙槽神經、骨膜時會出現下唇麻木、局部疼痛,甚至出現牙松動;當腫瘤侵犯穿破骨密質時,會侵入周圍組織,并在相應區域出現腫塊。
手術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方案,劉先生所患黏液表皮樣癌侵犯下頜骨范圍大,下頜骨無法保留,需要切除。
下頜骨沒了,那一側臉不就塌了?得知治療方案,劉先生和家人都陷入極度痛苦之中。
在家人的陪伴下,劉先生輾轉來到河南省腫瘤醫院,找到了頭頸甲狀腺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杜偉。
下頜骨俗稱“腮幫骨”,也就是下牙槽所在的地方,主要起到承托下頜牙齒,完成咀嚼以及包含口腔內容物的作用。
杜偉介紹,手術造成骨缺損,除影響患者外貌之外,還會導致患者喪失患側口腔的開合、咀嚼、吞咽、發音等功能,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動。
杜偉團隊耐心開導患者和家屬,雖然要切除下頜骨,但有新技術保駕護航,不僅不會“塌”,還能復刻一張一模一樣的臉。“制定周密的手術及修復重建下頜骨尤為重要。”
通常的修復重建,是“拆東墻補西墻”,利用腓骨移植術,也就是用患者小腿上帶肌肉和血管的腓骨,拼接組裝后,去修補因手術切除所導致的下頜骨缺損問題。
“就好像修補文物,如何做到修舊如舊很重要,這也是對醫生提出的更大挑戰。”杜偉解釋。
重建后拼裝的腓骨,不僅要考慮病人的外貌形態,還要精確地恢復下頜骨位置關系、形態,牙列和咬合關系,更要注意恢復生理功能。同時,還要迅速確定位置關系,做好骨瓣供血吻合,避免因缺血時間長出現骨瓣壞死。
選擇截取多長的腿部腓骨?以什么角度組合拼裝?主要依據手術醫生的經驗進行。我院頭頸甲狀腺科副主任醫師馮露表示,人為的經驗因素,很難控制準確性,可能會導致患者對咬合功能或外觀不滿意。
杜偉醫師團隊利用3D打印技術,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根據患者的影像數字信息,進行數字三維重建出形態、大小一致的模型。
![]()
之后再根據模型,結合醫生手術切除的思路,確定截骨范圍,制作下頜骨切骨導板,指導醫生在術中迅速精確切除腫瘤及部分下頜骨。
![]()
修復所需的腓骨,切多長、什么角度切?結合醫生修復重建下頜骨的手術思路,通過精確計算、巧妙設計腓骨的切骨導板,指導醫生精準取“材”。
之后,制作“重建修復引導板”,配合模擬鈦板,幫助醫生在術中迅速操作,用兩塊腓骨完美重建下頜骨的位置及角度。
杜偉介紹,導板組合的運用直接或間接提高了手術精度,極大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滿足了精準醫療、個性化醫療及微創醫療的要求,有利于頜骨腫瘤術后的精確修復重建,也為后續患者種植牙提供了良好基礎。
造釉細胞瘤、牙源性角化囊腫等良性腫瘤,口腔鱗癌、黏液表皮樣癌、骨肉瘤等惡性腫瘤侵犯下頜骨,均可采用腓骨移植術進行修復重建。
經過兩周的恢復,劉先生對手術效果十分滿意,現已康復出院。
![]()
用腿骨修復面部,運用數字化技術聯合3D打印重建……聽起來驚心動魄的手術,在河南省腫瘤醫院頭頸甲狀腺外科卻是常規操作。自2020年,該科引入3D打印技術以來,科室已成功開展50余例口腔癌復雜下頜骨缺損修復重建手術。
該科收治口腔癌、咽喉癌、頸段食管腫瘤等頭頸甲狀腺疑難復雜腫瘤患者,擅長晚期及復發的頭頸部腫瘤挽救性手術及切除后的大面積缺損的整形修復術,保留喉功能的各種部分喉切除手術、下咽腫瘤切除后各種方法的修復手術。口腔癌術后復雜缺損的軟硬組織同期修復重建,也是該科的優勢技術。
羅瑞華
頭頸甲狀腺外科主任
主任醫師,兼任河南省醫師協會耳鼻咽喉透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頭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醫學會口腔專業委員會委員等。擅長精細化的甲狀腺腫瘤手術治療,功能化的口腔、咽喉、頸段食管腫瘤手術、功能重建及綜合治療,美容化的頭、面及頸部淺表腫瘤手術治療。
杜 偉
頭頸甲狀腺外科副主任
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兼任河南省醫學會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委員、省醫學會甲狀腺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抗癌協會頭頸專業委員會委員、省抗癌協會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專業委員會常委。擅長甲狀腺良性惡性腫瘤診治,尤其在甲狀腺癌根治手術方面有很高造詣,擅長喉癌、下咽癌、口腔癌治療。
馮 露
頭頸甲狀腺外科
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兼任河南省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專科會員、中國抗癌協會口腔整合醫學專委會會員,美國AACR癌癥研究協會會員,擅長口腔、頜骨、涎腺良惡性腫瘤的診斷、治療及功能重建,在口腔癌分子機制及分子診斷方面有豐富研究經驗。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