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戒高糖
糖可以吃,但要戒掉高糖飲食。河南省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醫師馬超談到,長期高糖攝入會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造成內氧化應激、內分泌紊亂及免疫功能障礙,從而導致腫瘤的發生風險增加。
癌癥患者體內的癌細胞,也會以糖的無氧酵解為主要供能方式,所以不管是普通人,還是腫瘤患者,都應該控制添加糖的攝入。
相關鏈接:突發糖尿病,竟是胰腺癌在作祟?
2
戒高油
人不能吃得太油膩。《NATURE》雜志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肥胖、高脂肪及高熱量飲食是引發多種癌癥的危險因素。河南省腫瘤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李劍表示,吃多了太多油膩的食物容易發胖。而肥胖是癌癥易發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肥胖可能會增加 62% 子宮癌風險,也會增加 31% 的膽囊癌風險和 25% 的腎癌風險。
不少人是“肉食動物”,愛葷不愛素。很多研究都證實:大量攝入豬牛羊肉等紅肉,與結直腸癌等癌癥的患病風險增加有關。此外,火腿、熏肉、培根等加工肉類,更是被劃為I類致癌物,意思是能明確導致癌癥。
3
戒久坐
有些人好像每天除了工作久坐,就是睡覺了;能坐車絕不走著,能坐電梯絕不爬樓梯……不過,李劍介紹,美國佛蒙特大學用20年時間研究了1.7萬名男性患者后發現,經常運動者比不運動者患肺癌的概率低68%,患直腸癌的概率低38%。世界頂級期刊《Cell》證實,運動還能直接殺死癌細胞,縮小腫瘤。
這些證據表明,進行有規律的、持續的身體活動能預防某些部位的癌癥,遠離久坐生活方式對于降低癌癥的發生是確實有效的。
4
戒煙草
吸煙者,無疑已成為“癌癥的候選人”!隨著吸煙者的吸煙量越大、吸煙年限越長、開始吸煙年齡越小,肺癌的發病風險和概率也就越高。
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巴玉峰說,除了煙草,人們也要警惕最近幾年特別火的電子煙,電子煙和香煙都含有尼古丁。世界衛生組織專門對電子煙進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明確的結論:電子煙有害公共健康,必須加強對其進行管制,杜絕對青少年和非吸煙者產生危害。
相關鏈接:電子煙能幫助戒煙嗎?戒煙后長胖怎么辦?關于吸煙,你問專家答~~
5
戒酒精
2021年科技部官網發布了一篇名為《加拿大一項研究表明部分癌癥和飲酒有關》的文章。文章援引的權威期刊《柳葉刀·腫瘤學》的一項研究證實:酒精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定義的1類致癌物,是全球癌癥的主要原因,并且隨著酒精消費量的增加,癌癥數量將進一步上升。
6
戒燙食
巴玉峰指出,中國人總愛把“趁熱吃”掛在嘴邊,殊不知,飲品溫度在65℃以上飲品(如咖啡、茶等)可能會引發食管癌。像火鍋、河南人鐘愛的湯面條等“燙食”,長期保持這樣的飲食習慣,容易損傷食管黏膜,反復修復,長期循環很容易導致癌癥。
相關鏈接:吃貨快看!火鍋、麻辣燙、關東煮、燒烤……趁熱吃可能會吃出問題
7
戒重口
高鹽飲食與胃癌的發生有著密切關系。河南省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師高啟龍表示,吃得太咸會導致胃黏膜屏障的慢性損傷,長時間會增加對致癌物質的易感性,導致胃癌發生。
相關鏈接:癌癥最愛的8個字,沾上小心招來癌細胞
8
戒熬夜
9
戒勞累
人體就像一個彈簧,壓力過大,繃緊過久,就容易出問題。河南省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李靖表示,預防防癌,不要過度勞累。惡性腫瘤的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這與年輕人生活、工作壓力大,特別勞累,睡眠不好、熬夜等密切相關。
相關鏈接:《小敏家》男主角患癌沖上熱搜,中年男性要警惕這個癌……
10
戒壞情緒
癌癥和情緒有密切關系,李靖介紹,癌癥的發生和人的內在機能紊亂有關,情緒和個性是其中很重要的環節。研究發現,敏感、抑郁、多疑、厭世是癌癥的催化劑,其可能機理是抑郁大大削弱了人的免疫功能,使人體機能處于低質量運行狀態,當細胞突變時不易自我清除。
受訪專家
高啟龍
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
坐診時間:周三下午
李劍
普外科
編輯:王曉凡
責編:龐紅衛
圖片來源于網絡 侵權請聯系刪除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