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術后堅持做好下面10件事,有利于恢復肺功能,縮短住院時間,幫助肺癌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復。
縮唇呼吸訓練[1]
放松身體后,先緊閉嘴巴,用鼻子吸氣,然后嘴巴呈吹口哨狀或者魚嘴狀,均勻、緩慢的呼出氣體,同時收縮腹部,呼氣和吸氣的時間比為 2∶1,呼氣的力度以不吹滅嘴巴前方20cm燃燒的蠟燭為宜。
每天可以進行2-3次,每次時間保持在10-15分鐘,每分鐘重復7-8次上述動作。
腹式呼吸訓練[1]
放松身體和情緒后,取臥位或半臥位,首先閉口經鼻腔進行緩慢的深吸氣,吸氣至最大肺容量后屏氣3-5s,然后緩慢經口呼氣,同時腹部內收。
圖源:視覺中國
重復上述過程,注意將呼氣和吸氣的時間比控制在2:1,吸氣后的屏氣時間可根據患者耐受情況逐漸增加至8-10秒。每天可以進行2-3次,每次時間保持在15-20分鐘。
有效咳嗽訓練[2][3]
根據患者耐受度取站位、坐位、半臥位,如果可能,咳嗽時盡量取前傾坐位。
放松全身肌肉,調整呼吸,深吸氣后屏住呼吸2-3秒并緊閉聲門,待痰液積聚于喉部時,打開聲門,將痰液用力咳出,一次深吸氣進行一次咳嗽。
咳嗽時注意用手保護引流管口,防止壓力過大引起疼痛、皮下氣腫。可重復訓練數次,并根據患者的自覺耐受力進行調整。
有氧耐力訓練[1]
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爬樓梯訓練,運動過程中注意進行縮唇呼吸并調整呼吸節奏。用力時呼氣,避免閉氣,稍感氣短時可繼續堅持,若出現明顯呼吸困難時建議進行短暫休息,緩解后再繼續進行。每天可進行1次,每次15-20 分鐘。
注意在進行鍛煉的時候應該循序漸進,以增加活動耐力為主,而不以加重呼吸困難為目的。
吹氣球訓練[1]
將氣球開口處套在改良后的2ml空針管上,便于拿捏及吹氣,每天可訓練1次,每次吹10個氣球。
減輕術后疼痛[4]
采用半臥舒適位以減輕胸部張力,盡量保持腹式呼吸,以減輕胸部疼痛。
劇咳時用雙手護住并輕壓胸部,以減少咳嗽時胸壁振動引起的疼痛。
翻身及進行各種操作時妥善放置各種引流管,以減少引流管牽拉引起的疼痛。
必要時可向醫生尋求幫助,給予止痛劑止痛。
通過自主排痰(如自然咳痰等)或由家屬、醫護人員協助(如擠壓震顫胸廓輔助排痰、叩拍背部法、體位引流、藥物霧化吸入等)排痰,來及時有效的清除肺部痰液,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1]。
糖尿病患者應通過飲食、口服降糖藥物、皮下注射胰島素、血糖監測等措施將血糖維持在5.8-9.0mmol/L,尿糖+~++,以降低肺癌術后發生感染性并發癥的幾率,促進肺功能恢復[5]。
發生肺部并發癥時應配合醫生,積極糾正低氧血癥,防治感染,必要時通過無創和有創機械通氣支持呼吸功能,以促進肺功能的恢復[5]。
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術后有效的營養支持可提高機體免疫水平,增強抵抗力,預防及治療肺部并發癥,促進肺功能的恢復及傷口愈合[1]。
圖源:視覺中國
有利于促進傷口愈合的食物:
富含鋅的食物:牛肉、小麥胚粉、全谷物、豆類、堅果類等。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例如柑橘、橙子、草莓、綠葉菜等。
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雞蛋、牛奶、魚肉、蝦肉、瘦牛肉、瘦豬肉、大豆等。
肺癌術后進行肺功能鍛煉以及有效咳嗽和排痰,可以有效地促進肺擴張,引流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術后肺炎、肺不張,肺部感染的發生,也有助于肺功能的恢復。
總而言之,肺癌患者術后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制定個體化的術后康復訓練方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更好、更快的康復。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上述康復訓練均需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進行哦~
[1]鄭艷麗. 綜合性肺功能鍛煉對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呼吸功能和預后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6):2601-2603. 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9.16.033.
[2]魏志杰,張靖華,孟利芳. 呼吸道管理及呼吸訓練對肺癌術后患者肺功能指標、排痰效果、肺部感染及康復情況的影響[J]. 癌癥進展,2021,19(13):1386-1389,1402. DOI:10.11877/j.issn.1672-1535.2021.19.13.24.
[3]茅矛,聞偉,耿燦茹,等. 老年肺癌患者圍手術期肺康復訓練對術后肺功能的影響[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20,35(7):825-829. DOI:10.3969/j.issn.1001-1242.2020.07.011.
[4]付正英,向明芳,張宣,等. 肺功能不全肺癌患者術后的護理[J]. 四川腫瘤防治,2007,20(4):296-297,304. DOI:10.3969/j.issn.1674-0904.2007.04.027.
[5]陳宇(綜述),于在誠(審核). 影響肺癌術后肺功能恢復的相關因素分析[J]. 臨床肺科雜志,2014(12):2275-2278,2279. DOI:10.3969/j.issn.1009-6663.2014.012.048.
– End –
并肩作戰、攜手抗癌的患友
豐富多彩、干貨滿滿的科普
更多入群福利, 等你來拿!
#50%的癌癥患者都會出現這一癥狀,但卻只有少數人重視
#18歲高中生抗癌日記:歷經艱難,實現生命里最大的突破
#一位26歲癌癥患者的自述:生病前我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不舒服能挨就挨了
溫馨提示:本文僅作為科普文章,不提供專業診療意見,具體診療,請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