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內有一個專家專門做了1000例的癌癥病人的統計,發現有一個特點:寒性體質的人多痰濕積聚,癥瘕積聚,而且臨床發現,大概70%左右的病人是寒性體質。
這些病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用藥特點:如果過用了一些苦寒藥物,這個病人的病情不但不好,反而還會加重。比如病人伴發感染時,使用一些清熱藥,病人可能會暫時緩解,但以后還會加重。如果我們換一個思路,用一些溫陽的辦法給患者補充能量,這個病人的狀態反而一天比一天好轉。
有臨床報導顯示,對于肺癌患者,如果用溫陽的辦法治療,它的有效率達到62%,而非溫陽組只有35%的有效率。
再和大家舉一個例子。我之前接診過一例晚期胰腺癌病人,他當時有嚴重的浮腫病,肚子鼓的不得了,雙下肢浮腫,還有黃疸。當時醫院基本沒有人收他了,她女兒不想放棄,找我說,李老師,你給看一看吧。當時我一看這個病人,病情的確很重,已經沒辦法走路了。不能西醫治療,我們就從中醫的方法調整,以溫陽利水為主,溫陽散結為輔的方法,選了一個很經典的處方——烏梅丸治療,重用炮附子。
治療一段時間后,病人女兒反饋,李老師,我爸能吃下東西了,肚子水好像沒有了。再過了一段時間,病人女兒很高興,哎呀,我爸能喝羊肉湯了。
溫陽法在臨床中應用很常見,通過溫陽法可恢復陽氣,秘固陽氣,是最普通也是最有效的升陽之法。而癌癥患者大多數陽氣不足,從而表現出不同癥狀。
陽氣不足的患者會有這四種表現?
陽虛最常見、最簡單的癥狀就是手足涼,有的病人來看病就是因為手足涼、腹瀉、拉肚子。大家應該也可以發現,現在拉肚子的人很多,什么原因呢?其實和我們不注意保護陽氣,導致脾胃陽氣、中焦陽氣不足有關。
還有的人總是消化不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飲食條件也好多了,反而有很多人吃不下去,吃完了就消化不良、肚子脹,這也和自身陽氣不足有關。陽氣不足,脾胃運化動力就不足,自然就會消化不良。
還有一些年輕人總是精神萎靡,看上去臉上沒有光澤、沒精神,干一點活就哎呀不行了,簡直太累!這其實也是陽虛的表現。
我們可以拿鏡子觀察一下自己的舌頭,如果舌淡胖,舌體肥大,有牙齒印,說明是水滑苔。陽虛、水濕不化,就會出現這種舌象。處于這種狀態的病人還可能會出現一個情況:口渴,而且喝了水也不解渴。有些患者一看,我總是口渴,應該是熱證吧?其實不一定,要仔細辯證。
我是一名直腸癌患者,5月份做完手術后,又做了10期化療,化療以后就開始吃中藥,身體也開始向好的方面變化。我之前的臉色沒法看,灰、暗,舌苔厚厚的一層,自己照鏡子都覺得害怕。胃腸功能相當不好,那個口氣重的我都不好意思和人說話,就算離著老遠,味都特別重。
這個患者除了扶正,主要還是要以溫中健脾化濕為主要治療方法調整脾胃功能,恢復脾的運化能力,對病情恢復有好處。
哪些因素會引起陽氣損傷呢?
先天因素是其中一個原因,有些早產兒先天體質不足,如果后天沒有調養好,可能會出現陽氣不足。后天因素如飲食,現在很多人在夏天吃很多冷飲,過食寒涼食物會損傷中陽,可能當時的感受不大,但當歲數大了以后,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些人感冒了,就去醫院讓醫生開點消炎藥,輸點液,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我記得一個小孩來找我看病,他每年都感冒,感冒了就去輸消炎藥,最后所有的消炎藥都輸遍了,再輸消炎藥已經都不管用了,十幾歲就得了血液病。
從屬性上看,消炎藥大多是涼性的,感冒不重的時候,沒有必要去輸液。
還有些患者不當使用瀉火藥,一說上火了,馬上就吃牛黃解毒丸、上清丸。我有一個膀胱癌病人,他就是一上火就吃退火藥。我和他說,不用這么頻繁的吃退火藥,他說如果不吃瀉火藥,大便太干。其實這個患者的大便干燥并不是熱癥導致的,而是因為虛癥所致,所以吃瀉火藥是沒用的。后來這個患者用中藥調整好,大便不干燥了,恢復正常。
火分實火、虛火,實火可以用瀉的方法,但是虛火不能用瀉的方法。所以中醫上講:寒癥用熱藥,熱癥用寒藥,如果寒癥用寒藥,熱癥用熱藥,就會適得其反。
對于中藥的使用,大家既不用妖魔化,也不必神化,而是眾多癌癥治療方式的其中一種,合理應用,辯證論治,使得治療效果最大話。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