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晚期腫瘤常見并且極為痛苦的癥狀,癌癥病人出現便秘,不僅會感覺難受,還會影響食量。持續的便秘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包括厭食、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部不適、糞便嵌塞、腸梗阻、甚至譫妄;同時會加重患者及照顧者的焦慮和痛苦。
有研究表明,在晚期腫瘤患者中,便秘的發生率高達50%-78%,而在接受細胞毒性藥物化療的患者,便秘的發生率為16%,且其中5%表現為重度便秘。
怎么判斷便秘呢?大便間隔超過3天,大便干結、大便時費力,若有些病人進食量非常少,也就不能單用時間去判斷了。不同以往了,大便費力、費時就要考慮便秘的情況。
癌癥患者之所以有便秘,首先是腫瘤的因素,腹盆腔原發或轉移性腫瘤可引起腸道阻塞,使腸內容物通過受阻,以致到達直腸的糞便很少,不能觸發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
同時,癌癥患者進食飲水過少和活動少都會引起便秘。癌癥病人很多食欲比較差,攝入的食物量不夠,喝水太少,腸腔長期處于不充盈及干燥的狀態,自然排便少而困難。同時,癌癥病人身體較為虛弱,臥床過多,活動量減少,腸蠕動減慢,腸腔內容物難以推進,很容易發生便秘。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止痛藥副作用:不少腫瘤患者有疼痛癥狀,需要使用麻醉鎮痛藥物。阿片類藥物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及胃腸道的阿片類受體,削弱腸道運動,從而延緩腸內容物通過時間。阿片類藥物基本上都有便秘的副作用。
化療也會引起便秘,“鉑劑”、“紫杉”類藥物是化療的主力軍,胃癌、腸癌、肺癌、乳腺癌等常見腫瘤都可能用到,而這些藥物的神經毒性相對比較明顯。
人體周圍神經包含有脊神經、軀體神經、內臟神經。軀體身體末梢神經被化療藥物損傷表現為手腳刺痛等,而內臟神經受損對疼痛不敏感,但會導致腸功能紊亂,或腹瀉、或便秘!化療時病人飲食量也許不多,若有惡心嘔吐的情況下,腸道內的液體就更加不足,會加重糞便干結,促使便秘。
化療時我們一般要用很多止吐藥物,會使消化道的蠕動慢一些,上消化道慢一些止吐,但下消化道蠕動慢一些就可能導致便秘。
便秘,該怎么處理呢?為了保護肝腎功能,一般建議每日飲水2000ml—3000ml,這對便秘也有好處。蔬菜水果多一些,不是薯塊類蔬菜,葉莖類粗纖維多一些。
要定時大便,不要想上廁所再去,比如早晚飯后30分鐘上廁所,也是一種反射性刺激。運動會加強腸蠕動、緩解便秘的。腹部按摩也是一種不錯的辦法,以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右下腹順時針轉動,是結腸蠕動的方向,可以試試。
已經患有腫瘤的人而言,便秘簡直就是雪上加霜。且不說,病痛本身或治療造成的不適,光是便秘導致的腹脹惡心也會讓患者難以應付。保持大便通暢對于癌癥患者來講,十分重要。
因此要積極預防治療,及時排出毒素,不給已經病弱的身體增加負擔,加速身體的康復。對于長時間便秘的腫瘤患者,藥物治療是很有必要的。中醫從整體出發,針對不同病因辨證施治,在解除便秘的同時,還可以調整患者紊亂的胃腸功能,并可改善患者的體質。
中醫治療腫瘤有諸多優勢,是不容忽視,不可或缺的。對于癌癥患者而言,在癌癥的治療上還是應該要講究辨證施治。要從整體觀念出發,既要考慮患者局部的治療,又要對整體的身體狀況進行系統的調整,使患者達到體內的陰陽平衡,邪正平衡,解除癌癥患者身體上的痛苦,這樣才能控制腫瘤的生長,達到長期生存的目的。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