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湖第一紅顏殺手”乳腺癌的家庭成員中,三陰性乳腺癌無疑是最狠毒的那一個,它的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均為陰性,不少年輕女性就被它所害。
但它似乎并不滿足于眼前患者的“頹敗”,選擇繼續在患者體內到處亂竄搞破壞,導致癌細胞發生遠處轉移,波及到肺、肝,患者的病情也因此愈發嚴重起來……
“熊孩子”背后有家長管,無法無天的三陰性乳腺癌到底誰才能治得住呢?別怕,基因檢測給我們透出了一線天光~
01
基因檢測是什么?
對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有何助益?
所謂基因檢測,就是利用特定設備提取患者脫落的口腔粘膜細胞或其他組織細胞,并對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進行檢測,通過分析基因情況來預知患者患病風險或輔助疾病診斷的一門醫學技術。
圖源:攝圖網
而三陰性乳腺癌雖然僅占到了乳腺癌的10%~15%,但是它惡性程度高、侵襲性強、疾病進展迅速,同時還易發生遠處轉移,預后較差,亟待尋找更多明確的治療靶點及敏感的治療藥物,以提高治療效果,減少疾病復發與轉移的幾率,改善患者預后。[1]
基因突變檢測技術不斷發展完善,令人眼前一亮。
一方面,我們能夠利用基因檢測技術揪出我們身上患乳腺癌的腫瘤易感基因,提前預知自己的患癌風險,及時采取積極預防措施(如控制和避免自身與致癌物接觸;進行針對性體檢,改變自身不良飲食、作息及運動習慣)來干預甚至避免患癌結局成為現實。另一方面,我們也能利用基因檢測技術在基因水平上對自身所患乳腺癌進一步分型、診斷,以便使治療方案適配每個患者的治療用藥及對用藥劑量的個性化需求,同時還能對患者疾病進展及治療的過程進行監測,便于隨時調整具體治療方案。[2]
02
三陰性乳腺癌的基因檢測
1.助力預防:乳腺癌易感基因檢測
- BRCA1/2基因檢測
BRCA1/2基因是兩個抑癌基因,分別位于人類染色體的17q21、13q12上,在DNA的損傷修復、轉錄調節以及細胞生長中起重要作用,若BRCA1/2基因的基因序列發生突變,其對腫瘤的抑制作用就會消失,進而導致人體的正常細胞有機會“黑化”為腫瘤細胞。
研究表明,5%~10%乳腺癌患者為存在明確遺傳基因突變的遺傳性乳腺癌,其中15%為BRCA1/2基因突變。
圖源:攝圖網
中國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攜帶BRCA1基因突變的人群在79歲之前有37.9%的幾率患乳腺癌,而攜帶BRCA2基因突變的人群則有36.5%患乳腺癌的可能。
而在BRCA1/2基因突變的乳腺癌患者中,約10%~15%為三陰性乳腺癌。無疑,BRCA1/2基因檢測將一個預防癌癥的新路徑擺在了我們眼前。[1-3]
疑問:為了預防乳腺癌,人人都要做BRCA1/2基因檢測基因檢測嗎?
當然不是!
除了基因檢測之外,更常見的乳腺癌篩查方式還有超聲波、鉬靶X線檢查、磁共振成像檢查等,35歲以下的成年女性,每半年可以做一次B超檢查。
而BRCA1/2基因檢測雖然十分精準,但更適合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來做,況且也并不便宜,指南中推薦人群如下[1]: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2.助力治療:乳腺癌治療相關基因檢測
- BRCA1/2基因檢測
研究表明,在具有BRCA1/2突變特征的10%~15%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中,使用鉑類化療藥物以及PARP抑制劑治療表現出了更高的療效。
首先,鉑類化療藥物是通過引起DNA受損、誘導DNA雙鏈斷裂來破壞基因組穩定性,最終導致腫瘤細胞死亡的;而存在BRCA1/2基因突變的腫瘤細胞因具有同源重組修復缺陷的特點,無形中也阻礙了DNA雙鏈斷裂修復的過程。
圖源:攝圖網
于是兩種情況相遇,“勁往一處使”,因而提高了化療藥物的治療效果。
其次,在DNA單鏈損傷的修復過程中,PARP(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扮演著重要角色,而PARP抑制劑則選擇性抑制了這一修復過程,導致未修復的DNA單鏈經過復制出現DNA雙鏈斷裂。
而與正常細胞能夠通過同源重組修復DNA雙鏈斷裂的功能不同,存在BRCA1/2基因突變的腫瘤細胞同源重組修復存在缺陷,無法修復斷裂的DNA雙鏈。于是兩者相互促進,DNA損傷不斷累積,共同推動了腫瘤細胞的凋亡。[4]
毋庸置疑,BRCA1/2基因檢測在指導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臨床治療用藥的個體化選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
- 二代基因測序(NGS)技術
在LOTUS研究中,研究學者通過給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進行二代基因測序發現,41%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攜帶有PIK3CA/AKT1/PTEN通路相關突變,進一步研究發現,在此類存在基因突變的患者治療過程中增加PIK3CA抑制劑能夠使其顯著獲益。
由此可見,在醫生建議下積極進行二代基因測序,能夠精準地檢測到患者體內腫瘤相關基因、全基因組或外顯子的基因突變情況,為找出三陰性乳腺癌的潛在可干預靶點立下了“汗馬功勞”,為PIK3CA、AKT抑制劑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研制指引了明確的方向,給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3-6]
小貼士
在對晚期乳腺癌患者進行二代基因測序時,應優先選擇新鮮組織進行檢測,其次再考慮石蠟包埋組織切片、血漿,胸腹水等。另外,患者在基因檢測時最好提前進行外周白細胞檢查,以便在基因檢測時以此作為對照,確保腫瘤基因突變的特異性檢出[3]。
END
隨著醫療科技的飛速發展,三陰性乳腺癌作為乳腺癌中最難攻克的堡壘,現如今我們已然看到了治療它的曙光,相信這一抹曙光在未來定能越散越大,照亮每一個備受煎熬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
封面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責任編輯:乳腺癌互助君
參考資料:
[1]中國醫師協會精準治療委員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乳腺腫瘤學組,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 中國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檢測與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8年版)[J]. 中國癌癥雜志,2018,28(10):787-798.
[2]上海市醫學會,上海市醫學會醫學遺傳學專科分會組編. 破解疾病的遺傳密碼[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8.03.
[3]中國抗癌協會國際醫療與交流分會,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乳腺癌學組. 晚期乳腺癌基因檢測熱點問題中國專家共識(2021版)[J]. 中華腫瘤雜志,2022,44(1):60-67.
[4]《基于下一代測序技術的BRCA1/2基因檢測指南(2019版)》編寫組.基于下一代測序技術的BRCA1/2基因檢測指南(2019版)[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9,48(9):670-677.
[5]陳彥麗,卓鐘靈,劉暢,謝菲,楊子瑤,劉芃菲,王殊,趙曉濤.應用下一代測序技術檢測BRCA1/2及同源重組修復通路多基因胚系突變及相關性分析[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22,56(3):302-311.
[6]陳亮,崔國忠,楊猛,丁明劍,李鐵軍.抑癌基因PTEN在三陰性乳腺癌及非三陰性乳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36):4013-4015.
[7]李富,曾健.基因檢測在乳腺癌綜合治療中的應用現狀及進展[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21,38(2):408-412.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