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天暑地熱之時容易“熱邪傷陰”,而人體受暑熱之邪影響,會出現頭痛煩躁、大汗大渴、氣喘高熱等中暑癥狀。
這不臨床就有患者反饋,自己得了“紅眼病”!
三伏來臨,怎么辦?
這段時間,不僅要防止身體中暑,更要警惕情緒中暑。情緒障礙嚴重時,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讓人莫名心煩意亂、脾氣暴躁。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日曬,身邊還可常備清涼油等消暑物品。
盛夏小妙招
盛夏最容易耗傷心氣。身體的心經、心包經均在上肢內側,可通過自我舒展、按揉敲打兩條經脈的方式,調節身體氣血流通水平,清心消暑。
按揉敲打從腋下開始,沿手臂內側直至手掌,有明顯酸痛處可重點按揉。按揉時應將上肢盡可能伸展,以內側有牽拉感為宜。
盛夏時節人體出汗較多,體液損失很大,飲食上建議多喝一些粥或湯,如綠豆粥、冬瓜湯等。消暑止渴,不僅能增加水分攝入,還可以及時補充無機鹽,有利于維持人體內環境的電解質平衡。
南瓜綠豆湯就是人們夏季解暑的上好飲品。綠豆性味甘涼,可清熱、利尿、消暑,與南瓜共同烹飪,能額外增加補氣益精之效,特別適用于緩解夏季暑熱引起的心煩、口渴、身熱、尿赤、胸悶、乏力等癥狀。
炎蒸的天氣考驗著我們的耐力,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此消彼長。此時養身的標準密碼在于一個“消”字,在身體和心理上為消暑做好準備,期待下一季的清涼如約而至!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