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一輩的人,知道兒孫輩天天最喜歡吃火鍋、干鍋、麻辣燙,都會氣得直搖頭。吃辣影響健康,吃辣致癌的觀念,不知道為什么就一直盤旋在我們心中。但一項歷時10年時間,超五十萬人參與的調查顯示:吃辣不僅不致癌,而且還可以抗癌!
——中國醫學科學院和英國牛津大學團隊,進行了一項歷時10年,跟蹤觀察樣本量超過50萬成年中國人的研究,并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雜志上為辣椒“正名”。
這項研究在漫長的10年時間中,對來自中國五大城市的 50余萬位研究對象的癌癥發病率進行了統計校正和分析之后發現:
患癌的樣本人群中,愛吃辣、經常吃辣的占比很少,辛辣食物的食用頻率與消化道癌癥的風險呈負相關的關系。
而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團隊還發現每天吃辣可降低31%的唇、口腔及咽部惡性腫瘤風險;其中偏好中辣的,風險降低33%。
再進一步的分析發現:鮮辣椒、干辣椒、辣椒油、辣椒醬等辣食,都有較強的保護作用。這種火辣辣的感覺,既能保護我們的心血管也能保護我們的消化道。
為什么我們對辣椒有成見?
為什么調查的結果和我們在生活中的感受完全不同呢?很多人覺得辣椒傷身是因為他們能非常直接的感受到吃辣之后,火辣辣的灼燒感從口腔一直延伸到腸胃里,有時還會帶來隱隱的痛感。他們因此推斷,吃得過辣會導致胃炎或潰瘍,所以肚子疼。
但其實食物刺激從來都不是胃炎或潰瘍的主要病因。早就有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和非甾體抗炎藥,才是導致胃炎和潰瘍發病的主要病因。吃辣之所以會肚子疼,就像是往傷口上撒鹽一樣。原本“撒鹽”這個動作并不會帶來疼痛和害處,但是有了傷口,“撒鹽”就會讓傷口的痛感變得更強烈。
與其說吃辣會導致胃炎和潰瘍的產生,不如說吃辣狠狠刺激了我們原本就帶著炎癥和潰瘍的消化道,強化了病癥。
最后,我們還可以看看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做的胃癌分布統計圖。這張圖也足以為辣椒“正名”。——如果吃辣致癌,那四川、成都就必然不會是胃癌的低風險地區。
圖片來源于網絡
說完了吃辣不致癌的原因,我們就來談談吃辣為什么還能抗癌的原因。
辣椒之所以辣,主要是因為它含有一種名為辣椒素的獨特成分。如果將這種成分單獨拉出來看,它確實可能刺激、損傷我們的消化道黏膜,從而些微提高罹患癌癥的風險。
但是,人之所以會患癌,往往是許多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其中也分“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雖然過量吃辣,有概率損傷、加重我們的胃粘膜、腸黏膜但也不可否認辣椒中所含的辣椒素可以抑制我們消化道腫瘤的又一元兇——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與傳播。
TIPS:
幽門螺桿菌生存于人體胃幽門部位的,最常見的細菌病原體之一。全球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在50%以上,而我國約有60%的人都攜帶著它。
這種細菌感染容易引起慢性胃炎而后導致胃潰瘍和胃萎縮甚至發展為胃癌。
雖然因為幽門螺旋桿菌誘發胃癌的概率不到1%,但架不住幽門螺旋桿菌數以億計的龐大基數。而辣椒素,能夠通過核因子卡巴(NF-kappaB)發出的信號,能夠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幾率。
除此之外,隨著我們對‘辣椒素’更深入的了解,我們還發現它或許有許多其他抗癌的作用。例如之前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的一篇研究就顯示食物中加入辛辣的小鼠,其造血干細胞的數量要比同類小鼠高很多,研究人員以此推測辣椒或許有利于造血。
除此之外,英國的一項試驗中也指出:辣椒素或許可以攻擊肺癌細胞和胰腺癌細胞的能量供應,從而可以“餓死”癌細胞。這些正在進行的,關于辣椒素的研究,雖不能說是言之鑿鑿,但也讓我們對腫瘤治療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哪怕目前我們并沒有完全弄明白“辣椒”對癌癥的影響。但這也不影響,我們通過多年、大規模的臨床研究,去得出一個適當吃辣椒抗癌的結論。
腫瘤患者可以吃辣嗎?
說到這里,可能有些腫瘤病人就一陣激動——平時喝多了清湯寡水,終于能來個重口的了。
但目前,還沒有任何指南推薦腫瘤患者,特別是治療期間的腫瘤患者多吃辣的。畢竟辣椒會刺激腸胃,對于治療期間,特別是化療的、消化道腫瘤的患者,吃辣或許過于刺激了。
如果腫瘤患者一定想吃辣,那我們也建議選擇新鮮的辣椒或者彩椒——新鮮的辣椒、彩椒辣度普遍比干辣椒低,所含的營養成分也普遍更高,對于腫瘤患者也比較好接受。至于干辣椒、辣椒油等等就盡量等身體恢復了再吃吧。
說完腫瘤患者這個特例,至于健康人就能為所欲為的吃辣了嗎?
適度吃辣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凡事“過猶不及”,沒有任何一種說法是辣椒吃得舌頭痛、肚子痛,對身體還是利大于弊的。特別是在腸道已經有“小毛病”的時候,就不要雪上加霜,傷口撒鹽了。
如何健康吃辣?
在最后還是讓我們介紹幾個減少辣椒刺激,合理吃辣的小竅門吧:
- 辣椒最好煮熟了吃
生辣椒中含有大量辣椒素,對口腔和胃腸道黏膜刺激大,煮熟后辣椒素的活性消失刺激就會減少。
- 酸辣的比麻辣的好
辣味除了由辣椒素也由辣椒素堿產生的。而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可中和掉辣椒中的部分辣椒堿,減少刺激。
- 勿食過燙辣味食物
當過燙的食物燙傷咽喉和胃黏膜后辣椒再直接刺激燙傷部位,無疑會雪上加霜。
如何健康高效“解辣”?
上面說了,如何減小辣椒的刺激性,下面我們就來講講當被辣得呲牙利齒的時候,該怎么快速“解辣”并避免辣椒對消化道的進一步損傷呢?
很多人的習慣是趕緊喝口涼茶 “壓一壓”。
但其實喝涼茶或是涼水是最不健康也效率最低的一種解辣方式。一是因為實冷熱交替再加上辣椒對腸道的刺激,很容易導致“
拉肚子”,二是因為辣椒素是一種斥水親脂的化合物——也就是說它很難溶于水。我們也很難靠涼茶、涼水把口中的辣味快速洗刷掉。如果改用牛奶、豆奶等含脂肪蛋白質的飲料,用“溶解法”達到解辣目的會比涼茶好很多,除此之外,上面我們也說到辣味除了由辣椒素產生也由辣椒素堿產生。
因此我們也能用“中和法”,用酸性飲料,比如檸檬茶等去中和由辣椒素堿帶來的辣度。
參考資料:
[1]Spicy 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gastrointestinal-tract cancers: findings from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2]Nociceptive nerves regulate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mobilization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