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是人體排泄“最后一關”,嚴格控制著排便、排氣,平時存在感很小,一旦失去它,生活質量將會大打折扣。然而大多數遭遇超低位直腸癌的患者,卻不得不在“保命”or“保肛”的問題上二選一。
近日,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國際腫瘤醫療中心潘靜教授收到了一面由湖南患者送來的錦旗。看到這面錦旗,潘靜教授感到特別欣慰。一個月前,錦旗的主人小李(化名)在這里接受了低位直腸癌手術。手術前為了能保住肛門,她多處求醫心力交瘁。結果如她所愿,這個微創的手術切除了腫瘤,成功打贏了肛門保衛戰,讓她能夠體面的生活。
年紀輕輕患腸癌,選擇“保肛”還是“保命”?
小李家庭雖不富足,一家三口的日子也平淡溫馨。沒想到突如其來的災難打亂了寧靜的生活。小李出現大便帶血,起初以為是痔瘡沒在意。出血加重后,在當地醫院腸鏡檢查,竟然被診斷出了低位直腸癌,更可糟糕的是,醫生告訴她們,這個腫瘤很大,直徑已經有5cm大小,而且長的位置不好,距離肛門只有2cm。
而按照傳統手術方法,腫瘤距離肛門5cm以內幾乎都需要切除肛門,在腹部設一個結腸造口用來排出糞便,患者就要永久攜帶造口袋(就是通常所說的“糞袋”)生活。也就是說,因為腫瘤大,離肛門近,要想保命(完全切除腫瘤),就不能保肛。
不能接受造口手術,不遠千里來廣州求醫
終身要攜帶造口袋生活,大便會隨時不受控制排泄出來……對于她來說,這無異于是晴天霹靂。小李輾轉去了多家醫院,都被告知希望渺茫。
慕名來到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國際腫瘤醫療中心(乘坐1-4號電梯到17樓)處就醫時,小李已經不敢有太大奢望。潘靜主任做了綜合評估后,告訴他們,按照規范的治療,應該有很大的概率能保住肛門。她記得小李當時的表情,絕望的眼神中閃出一縷亮光,滿臉的淚痕中露出了一點笑意。
智慧精準放療綜合治療,成功打響肛門保衛戰
腫瘤太大,直接手術很難保住肛門,經過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國際腫瘤醫療中心MDT多學科專家會診,決定給小李先行智慧精準放療輔助綜合治療,待腫瘤縮小后再行手術。經過一個療程的智慧精準放療后,小李的直腸腫瘤由5cm縮小到3cm,質地軟了很多,基本具備了手術的條件,小李的手術意愿強烈,拒絕進一步化療。休養一個月后,潘靜主任組織MDT多學科討論,給她制定了嚴密的手術方案。
潘靜主任專家團隊給她設計了TaTME手術(經肛逆行全直腸系膜切除術)。醫生沒有從腹部切開作大切口手術,而是將肛門作為手術路徑,通過腔鏡逆行向上做腫瘤切除手術。
這種手術方法醫生在腔鏡下能直視腫瘤的下切緣,以便精準確定切除腫瘤的范圍,減少手術對正常組織的傷害;也可以更方便地保護直腸末端神經,降低手術對排便排尿功能的損傷;還可以通過肛門將切除的腫瘤取出來,從而實現極限的微創。
經過四個小時的手術,潘靜教授專家團隊成功地切除了腫瘤,為小李保住了肛門。小李醒來發現,腹部只有一個2cm的造口和幾個5mm左右的小洞(腔鏡的入口),并且得知腹部皮內縫合的切口幾乎不會留下明顯疤痕。終于實現了保住肛門的愿望,小李頓時感覺陽光又重新照在了她的身上。
低位直腸癌患者保肛和保命,不再是單選題
小李恢復很順利,術后不到一周就出院了。距離肛門只有2cm的直腸腫瘤手術能夠保肛,刷新了很多人的認知,而有很多低位直腸癌患者都害怕保肛手術切不干凈腫瘤,未來有轉移或復發的風險。
那么,低位直腸癌患者保肛和保命之間,只能是單選題嗎 ?潘靜主任說,其實不然。在西方發達國家,低位直腸癌的保肛手術比例遠遠高于國內。這其中有醫療水平的差異,更多的是認知的差異。
沒有保肛門的患者,有一部分人加入了“造口人士聯誼會”,生活工作狀態都不錯,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因為生活不便,心理自卑,社交障礙,出現很多的問題。
并非所有低位移直腸癌都有機會保肛
手術為低位直腸癌患者能夠實現保肛,無疑是一大利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保肛。潘靜主任說,保肛手術主要適用于以下的低位直腸癌患者:患者有明確的保肛愿望;腫瘤下緣離肛門至少有1cm;腫瘤完全切除后,至少必須保留外括約肌皮下部完整;局部進展期(cT3、cT4)的直腸癌以及瘤體過大的患者須先進行新輔助治療,腫瘤顯著退縮滿足手術操作的要求,才能進行保肛。
盡管人生路上遭遇了病魔,盡管曾經的選擇略帶遺憾,但小李一家仍然沒有放棄希望。而潘靜主任也希望能用先進的“智慧精準放療”技術造福患者,改善生存質量。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