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你當初不是說我的腫瘤已經被切除了嗎?現在怎么又復發了呀?
眾所周知,癌癥真正的可怕之處,在于其具備“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特性。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手術、放化療后,半年內出現復發的癌癥患者高達69%,有70%-80%的癌癥患者死于癌癥復發。
癌癥為什么會復發?
癌癥本身特性
癌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就是生長不受控制,只要是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癌細胞就能進行無限的增殖,成為“不死”的永生性細胞。
局部治療不徹底
一些局部治療手段比如手術,僅能把肉眼可見腫瘤以及周圍組織進行擴大切除,但此時如果在原發部位之外的器官或者血液循環中已經存在微小轉移灶,這些病灶就有可能成為將來復發的“種子”,在合適的時機開始大量增殖。
缺少鞏固性治療
常規治療后,許多患者認為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不然,即使在康復期, 復發和轉移率仍然很高。
免疫力低下
經過癌癥的侵襲及治療的“折磨”,造成患者的免疫力低下,也會讓癌細胞趁虛而入,從而引起癌癥的復發。
做到這5點
有效預防癌癥復發!
保持良好的心態
癌癥之所以死亡率較高,大多與患者的悲觀消極的心態有關。很多癌癥患者一旦確診癌癥之后,就會感到人生沒有希望,不再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這樣只會導致身體素質越來越低下,病情越來越惡化。
同時,有研究表明,在罹患癌癥后長期伴隨抑郁、恐懼、焦慮等情緒,會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對于癌癥的抵抗力進一步下降。
因此,癌癥患者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來對抗癌癥,樂觀的心態有助于讓人精神飽滿,使免疫機能處在最佳狀態,增強機體的抗癌活性,防止癌癥復發和轉移。
注重飲食調理
民間有一種傳言說患上癌癥之后要少進食,這樣可以餓死癌細胞,其實這是一種嚴重的誤區,癌細胞并不能被餓死。
事實上,癌細胞每天需要固定量的營養攝取,如果患者通過飲食攝入不足,癌細胞就會攝取機體內部的營養,這樣反而會導致身體素質越來越低下。
因此,癌癥患者在平時要合理的補充營養,適當的補充蛋白質,多吃高營養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適量吃雞肉、雞蛋、牛奶等。同時還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保證營養多樣化,營養均衡,這樣才能夠讓癌癥患者有很好的體質來對抗癌癥。
合理的運動
防止癌癥復發,增強身體素質很重要。適當的運動能夠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各種并發癥的幾率,有利于癌癥患者的康復,防止病情復發。
此外,進行力所能及的運動還能維持機體內分泌的穩定,對身體某些器官功能增強有幫助。
但需要注意的是,癌癥患者不宜進行劇烈運動或者高強度的運動,防止體能消耗過度導致身體虛弱。建議選擇爬山、游泳、騎自行車、太極拳等中低強度的運動,每次運動20分鐘,最多不超過半個小時,以微微出汗為宜。
充足的睡眠
癌癥給患者帶來巨大的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睡眠紊亂。國外有研究顯示,在癌癥人群中自發報告的睡眠障礙患病率為30%—50%。睡眠的長短和質量與健康息息相關,長期睡眠時間不足或者睡眠質量差,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而增加復發的風險。
那么癌癥患者應該如何改善睡眠呢?
首先需要消除不良心理,保持平穩的心態和情緒穩定;
其次應注意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作息規律,注意睡前飲食。
此外,對于合并疼痛的患者,需要積極防治不能耐受的疼痛或不適。
如上述方法仍不能有效改善睡眠,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使用鎮痛、鎮靜、安眠等藥物以改善睡眠。
鞏固治療和定期復查
避免癌癥復發還應根據病情進行必要的鞏固治療。部分人通過手術的方式將病灶切除,但此時血液中可能已經存在肉眼不可見的癌細胞或微小轉移灶,為將來復發或轉移埋下了種子。
如果單純手術,后期再也沒有經過其他治療手段來控制癌細胞,復發的概率將會增加。因此,要根據自身情況以及聽從醫生建議積極配合治療,控制疾病發展。
此外,預防癌癥復發還應該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就算治療后身體出現的不良癥狀改善,依然需要定期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通過檢查可以掌握疾病的發展情況。如果不幸再次復發,早期發現可以讓癌細胞被扼殺在搖籃中。
抗癌是場持久戰,只要加入了這場戰爭,就不能放松警惕。做到以上5點,為身體筑起堅實的堡壘,有效預防癌癥復發,趕快行動起來吧!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