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第19屆亞運會舉辦年,為助力健康亞運建設,我院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將推出“亞運健康行”專欄,歡迎大家參與專題互動。您可在留言區留言,我們將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宣教。讓我們以全民健康、全民亞運的方式,共迎這場舉世矚目的杭州亞運盛會。
一次不經意地跌倒對老年人的傷害有多大?
研究顯示,跌倒是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
老年人發生創傷性骨折的主要原因是跌倒,一旦發生骨折,尤其是髖部骨折,就得住院治療,導致長期臥床,患褥瘡、肺炎、肺栓塞、泌尿系感染的機會大大增加。20%的老年人在骨折后的一年內死亡,50%的人從此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老年人為何易跌倒?
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骨骼肌量逐漸減少,肌力逐漸下降,出現步履蹣跚、平衡障礙、容易疲勞等肌少癥的表現。
肌少癥是與增齡相關的進行性、全身肌量減少、肌強度下降、肌肉生理功能減退的綜合性病癥。60~70歲的老年人:發病率為5%~13%,8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率高達11%~50%。
主要癥狀是小腿腿圍減少、握力下降、步行速度減慢、活動力變差。除此之外還會影響吞咽功能受損、增加跌倒骨折風險、導致營養不良和抵抗力下降等。
預防跌倒
從預防“肌少癥”開始
1.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蛋白質是合成肌肉的重要原料,建議老年人每天攝入1.2~1.5g/kg的蛋白質,以優質蛋白為主,分三餐均勻攝入。
2.增加抗阻力運動
建議每周完成3~4次,每次持續20分鐘左右的力量訓練。老年人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小物件做一些動作達到鍛煉的效果,比如:舉礦泉水瓶、坐位抬腿、靜力靠墻蹲、拉彈力帶等。
預防跌倒需要
一個更適合老年人的“家”
在我們的印象中,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然而,一半以上的跌倒事件都發生在家里。通常行為習慣和居家環境改造措施可以提前進行干預,減少跌倒的發生幾率。
1.老年人的日常活動要“慢”
①起床、起身、轉頭、轉身速度要慢;避免走過陡的樓梯、臺階和坡道。
②根據身體條件選用適合的拐杖、助行器、助聽器。如果已經有骨質疏松的話,還可以根據情況選用髖關節保護器。
③選擇合身的衣物、防滑的鞋,也是重要的規避風險的措施。
2.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
樓梯、過道、淋浴區、坐便器安置扶手;消除門檻及地面高度差;增設高度適合并帶有扶手的換鞋凳;將易濕滑的地面更換成防滑材料;選用安全穩定的洗澡椅,并采用坐姿沐浴;在臥室通往衛生間等常用過道添加感應燈;選擇高度適宜的床,并在床邊設置易伸手摸到的臺燈等。
不小心跌倒后這么辦
若老人不慎跌倒,一定不要急于起身,以防造成更嚴重的二次傷害。尤其要提醒的是,老年人發生跌倒后,無論受傷與否,都要及時告訴家人或醫生。
如果不慎跌倒,切記有一個“正確姿勢”:用手撐著地,盡量將跌倒后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
通常跌倒時常發生兩種情況,一種是臀部著地導致的股骨頭骨折、髖部骨折或腰椎壓縮性骨折;另一種是用手撐地導致的手臂骨折。
股骨頭、髖部、腰椎骨折會導致臥床,褥瘡、肺炎、肺栓塞、泌尿系感染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死亡率甚高。
用手撐地,往往損傷的是腕關節,導致尺骨遠端或橈骨遠端骨折。這種手臂骨折在護理上不需臥床,康復訓練也容易做,預后相對較好。
END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