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一個緊急通知打破了
安靜的周末
醫院需要3名醫護人員
支援杭州市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
通惠院區(定點醫院)
“我可以”“我愿意”“我沒問題”
每一句堅定地回答
都是對完成任務的信心
對召之能來,來之能戰
戰則必勝的篤定
對戰勝疫情的信心
洪婉婷
戰疫有我,我必更加努力
腫瘤內科二病區護士
“叮叮”工作群中一個緊急通知打斷了我對春天的幻想,太子灣、郁金香、野炊、燒烤、火鍋……
3月13日,我收拾好行李,在醫院領導的關心囑咐下,與另外兩位“戰友 ”組成了一支抗疫小分隊,毅然出發了。
病房里安頓患者、發放餐食、打針、輸液等工作一項接著一項,常常忙得不可開交。抽血,打留置針時,戴著的雙層手套讓我們很難摸到病人的靜脈,只能憑借眼睛和手上那一點微弱的感覺進針。
而且第一次穿著密不透風的隔離服在病房里工作,我總感覺自己下一秒就透不過氣來,防護面罩也因天氣炎熱而滿是霧氣,但大家都在咬牙堅持。看著患者一天天好轉,我們都很欣慰,也為自己能為抗疫出一份力而自豪,“戰疫有我,我必更加努力”。
曹湘飛
使命在肩,所以勇往直前
胸部腫瘤病區護士
接到援助定點醫院的任務后,我感到一種上戰場的緊張,不斷給自己打氣:全力以赴,我一定做好!
出發前,醫院以最快速度為我們準備好防護物資和生活物資,剛從定點醫院支援回來的同事詳細講解了工作重點,很是暖心,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戰疫”必勝的信心。
進入病房后,復雜的病種、陌生的環境以及白+黑的工作模式讓我們很快忘記了密閉的防護服帶來的行動困難、汗流浹背。除了配合醫生做好護理工作,我們還是臨時“快遞員”,幫患者取快遞、拿外賣,盡力保障每一位患者生活無憂。為了提高護理工作效率,上班前我們不敢喝水,直到順利完成交接班,脫下防護服才能長吁一口氣。
工作雖然忙碌,但很順利,這不僅要感謝“戰友”們的通力合作,更要感謝患者的信任與配合。比如一位剛剛三歲的小朋友,在打留置針時表現出了超越年齡的堅強,不僅沒有哭還有一直甜甜地說著“謝謝阿姨”。
鄭垠垠
疫情不退,戰疫腳步不停歇
中西醫結合腫瘤科護士
朦朧的睡夢中,電話鈴聲響起。“喂,護士長。”“垠垠,蕭山通惠院區支援你要去嗎?” 初心不變,使命在肩。“報告,我請戰出征。”帶著戰勝疫情的信念與領導的囑托,通惠,我來了!
初進病房時,我很興奮又很害怕。害怕的不是疫情,而是怕我不能為患者們帶去更好護理。慢慢學習、請教讓我適應了現在的工作。穿著密閉的防護服工作,每日三班倒確實挑戰著我們的體能,直到我遇到一位奶奶。
“小姑娘這么辛苦,你為什么要來這里呀,不害怕嗎?”“奶奶,我不怕,因為有你們。”“小姑娘,你這么好,奶奶要給你介紹對象,飯吃了嗎?”“奶奶,我穿著防護服,我要下班了才能吃飯。”“小姑娘,來奶奶的這份給你吃。”此后,每次見到這位奶奶,她總是熱情地拿飯和水果給我。
疫情雖然殘酷無情,但人心卻是暖的。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中,這樣一份溫暖就是最強大的動力,支撐我們與疫情戰斗到底,直至山河無恙,萬家安康。
白衣執甲,逆行無悔。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我院積極響應杭州市衛健委號召,組織動員醫務人員奔赴抗疫一線。1月27日,第一批3名白衣天使馳援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通惠院區,她們從新春佳節堅守至春暖花開,圓滿完成支援任務。
如今,第二批隊員洪婉婷、曹湘飛、鄭垠垠也已平安凱旋,但戰疫的腳步仍未停歇,本著“疫情不退,我不退”的信念,4月9日,中西醫結合腫瘤科護士趙潔與江玉蘭接力向前,她們將堅守定點醫院,在距離危險最近的地方,用專業與擔當托起生命之光。
烏云不可遮月,疫情不可擋春
哪怕荊棘仍在,依然通向山頂
值得我們不停腳步
值得我們咬牙堅持
素材來源:抗疫小分隊
編輯:黨政辦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