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腫瘤治療,不得不提精準治療。分型越細致,治療越精準。雖然乳腺癌的總體生存率已經可以達到83.6%左右,不過,仍然有一塊“硬骨頭”十分難啃——三陰性乳腺癌。
恐懼大多來自于對事物本身的不了解。今天互助君為大家全面梳理三陰性乳腺癌的知識,從名字的起源到治療方式,再到新方法提高生存率,明明白白的走在抗癌路上!
為什么叫三陰性?
所有的腫瘤確診前都需要做病理分型,以確定后續的治療方案。乳腺癌也不例外,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張報告單,上面標記了ER/PR/HER2等英文字母和加減號,如果ER和PR為(+)則為激素受體陽性,HER2(+++)則為HER2陽性,如果ER/PR/HER2都為(-),那么就是三陰性。
三陰性真的很難治嗎?
三陰性之所以被大家冠以“乳腺癌中的絕癥“,是因為其激素受體陰性,則對激素藥物不敏感;HER2陰性,那么用靶向藥也不敏感,所以目前經典的治療方式仍為放化療。
但是這并不能說明得了三陰性乳腺癌就很“難”。三陰性乳腺癌還會細分出6種亞型,各亞型具有不同的治療敏感性和預后情況:
從圖表中我們可知,不同的分型其生存期也各有不同,較短的雄激素依賴型為5.6個月左右,而免疫調節型情況較好,可以達到25個月左右。不過這個是樣本結果,大家不必對號入座。
三陰性乳腺癌怎么治可以提高生存率呢?
確診三陰性乳腺癌之后,一般情況下會先進行化療。
3月26日的【乳沐春風,疫起同行】乳腺癌專家公益直播邀請到了解放軍總醫院的王濤教授,她表示,根據目前大多數研究和指南意見,建議大家先化療后手術。
因為手術會切掉大部分的腫瘤,如果術后再做化療,很難看出化療是否起效,大多是用“經驗型“化療方案,效果比起術前化療會大打折扣。
雖然目前來看化療仍是最有效且最經典的方式,但是隨著精準治療的不斷深入,三陰性乳腺癌也發現了一些基因靶點和免疫抑制點位,并且研發出了相應的藥物。
BRCA基因與三陰性乳腺癌
BRCA基因對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來說,一定不陌生。BRCA基因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主要負責細胞的DNA損傷修復和轉錄調控。突變之后會導致基因組不穩定性增加,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也高出不少。
普通女性 | 攜帶BRCA1基因突變 | 攜帶BRCA2基因突變 | |
乳腺癌 | 12.3% | 65% | 45% |
卵巢癌 | 1.3% | 39% | 11% |
BRCA基因突變后,終身腫瘤發生風險比值。
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就是因為做了基因檢測之后,發現自身攜帶BRCA基因突變,于是預防性的切除了自己的乳腺和卵巢。
BRCA基因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胚系突變,主要是由家族遺傳,比如媽媽遺傳給孩子。
通過采血或者檢測唾液的方式即可檢測,現在國內也有一些生物公司具備了這項基因檢測的能力,方便了很多女性朋友做預防性篩查。
另外一種是體細胞突變,一般不遺傳,需要取一部分腫瘤組織和正常組織才可以獲得結果。
那么什么樣的人應該檢測一下BRCA基因呢?
12%三陰性乳腺癌攜帶BRCA1/2基因突變,60-80% BRCA1/2基因突變導致的乳腺癌為三陰性乳腺癌。
正是由于以上兩個數據,我們更加確信BRCA基因和乳腺癌的關系。受到基因突變的影響,這部分腫瘤細胞分裂增殖活躍,侵襲性較強,惡性程度高,因此這部分患者往往分期較高、分型較差。
研究結果顯示,含鉑化療對三陰性乳腺癌患者更加有效,如順鉑、卡鉑;BRCA基因突變的患者還可以使用靶向藥奧拉帕利。
免疫治療激活自身抗體
免疫治療簡單來說就是激活自身免疫系統,讓免疫細胞來對抗癌細胞。免疫細胞在正常執行保護身體的工作時,會通過“蛋白配對”的方式來識別對方細胞是敵還是友,就像家里的指紋鎖只能匹配自己的指紋一樣。
但是癌細胞善于偽裝,給自己弄了一套“高仿真的指紋套”,騙過了門鎖(免疫細胞),蒙混過關后在體內大肆增殖生長。
免疫抑制劑可以讓免疫細胞重新識別癌細胞,就像是給指紋鎖配對了更高清的指紋,讓它迅速分清好壞,攻擊癌細胞。
目前國內外主要有PD-1/PD-L1兩種藥物,如納武單抗、派姆單抗、阿特珠單抗等。尤其是復發轉移的患者,建議使用免疫抑制劑加化療的方式,能夠很好的提高生存率。
最新研究進展可延長三陰性患者的生存率
01
2019年12月,復旦大學邵志敏教授的團隊宣布研究成果,應用卡培他濱聯合化療的方案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無病生存,5年生存率從80.4%提高到86.3%,復發風險降低41%,遠處轉移風險降低37%,極大的改善了三陰性乳腺癌的預后。
02
2.2019年3月8日,美國FDA加速批準了PD-L1單抗藥物阿特珠單抗聯合白蛋白紫杉醇作為晚期三陰性乳腺癌或轉移性PD-L1陽性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法。
實驗顯示,阿特珠單抗對比安慰劑組,顯著降低疾病進展和死亡率,提高生存期。對PD-L1陽性患者持續一年隨訪顯示,其總生存期顯著延長7個月(25.0個月vs 18.0個月)。
目前阿特珠單抗也已在香港上市,不過應用之前需要先進行PD-L1檢測。
03
抗體-藥物偶聯物能夠將更高劑量的化療藥物輸送給癌細胞,同時保護正常細胞,IMMU132便是冉冉新星。在臨床實驗中,IMMU132作為三線治療,有效率高達33%;多線治療失敗的患者,臨床控制率達到45%,74%的患者出現腫瘤縮小。
目前該藥物正在申請生物制劑許可證,如果申請通過,那么上市也將指日可待!與此同時,正在進行第三階段臨床試驗,預計今年可以看到最新的研究結果。
復查檢查什么?
三陰性乳腺癌更易于攻擊年輕女性,且容易發生內臟轉移,尤其是術后1-3年內是復發高峰。那么復查應該怎么做呢?需要間隔多長時間呢?
一般來說,復查頻次建議:術后2年,每3月一次;術后3-5年,每6月一次;術后5年以上,每1年一次。
檢查時注意攜帶好所有的病情資料,根據復查頻率,決定復查內容。
三陰性乳腺癌是由于對傳統的激素受體、基因靶點不敏感,沒有更好的治療方式導致了生存率較低。由于分子異質性高,所以相比其他類型更易出現較高的復發轉移率和易變性。
但是詳細了解了這些內容之后,我們更應該將懼怕轉化為勇氣,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讓三陰也可以帶瘤生存,獲得較長的生存期。
參考文獻
[4]三陰性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進展.李智勇等
[5]PD-1/PD-L1 在治療三陰性乳腺癌中的研究進展.林炳靜等.
[6]中國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檢測與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8年版)
[7]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19年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