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ESMO 2022 | III期CROWN 研究3年隨訪結果更新、亞洲亞組數據公布

    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是歐洲最負盛名和最具影響力的腫瘤學會議。2022年ESMO大會于2022年9月9日-13日以線下(法國巴黎)結合線上的方式舉行,ESMO大會涵蓋基礎研究、轉化研究以及最新臨床研究進展,將為臨床實踐、多學科討論等提供廣闊、卓越的學術平臺。肺癌領域有多項重磅研究亮相今年ESMO大會。


    今年ESMO大會上,III期CROWN 研究公布更新結果,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團隊公布CROWN 研究亞洲亞組結果

     

    詳情如下:

    吳一龍教授、周清教授團隊:III期CROWN 研究亞洲亞組結果公布

    背景:

    洛拉替尼是具有血腦屏障穿透力的第三代ALK TKI。既往III期CROWN 研究 (NCT03052608)顯示,洛拉替尼可改善初治晚期 ALK重排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

     
    中位隨訪18.3個月時,洛拉替尼組和克唑替尼組的中位PFS分別為未達到和9.3個月(HR=0.28,P<0.001),在基線有可測量腦轉移病灶患者中,洛拉替尼顯示出較好的顱內(IC)抗腫瘤活性,客觀緩解率(ORR)達82%,克唑替尼組ORR為23%。今年ESMO大會上,吳一龍教授、周清教授團隊公布了亞洲亞組36個月隨訪結果。

    方法:

    入組患者按1:1比例隨機分配接受洛拉替尼(100mg,每天一次)或克唑替尼(250 mg,每天兩次),分層因素包括腦轉移(是/否)和種族(亞洲/非亞洲)。主要終點是由盲法獨立中央審查(BICR)評估的PFS。關鍵次要終點包括ORR、顱內ORR(IC ORR)、IC進展時間(IC TTP)和安全性。
    研究設計

    結果:

    在亞洲亞組中,共120例患者被隨機分配至洛拉替尼組(n=59)或克唑替尼組(n=61)。2021年 9 月20日數據截止時,洛拉替尼組和克唑替尼組的中位 PFS(由BICR評估)分別為未達到和11.1個月(HR=0.40;95% CI,0.230-0.710)。
    PFS結果
    與克唑替尼相比,洛拉替尼可明顯改善患者ORR (78% vs 57%)和 IC ORR(73% vs 20%)。
    療效分析
    與克唑替尼相比,洛拉替尼組和克唑替尼組的中位IC TTP更優,兩組的中位IC TTP分別為未達到和16.6個月(HR=0.03, 95% CI,0.004-0.200)。
    IC TTP結果
    洛拉替尼組和克唑替尼組分別80%和8% vs 62%和13%患者發生全因3/4 級治療期間出現不良事件(TEAE)和導致治療中止的 TEAE。未出現新的不良事件。
    安全性分析

    結論:

    CROWN 研究亞洲亞組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與總人群一致。研究數據支持,洛拉替尼可作為基線有/無腦轉移ALK重排陽性亞洲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選擇。

    III 期 CROWN 研究:長期顱內安全性和有效性結果更新

    背景:

    III 期 CROWN 研究(NCT03052608)結果證實,與克唑替尼相比,第三代ALK抑制劑洛拉替尼 (LOR)可為初治ALK重排陽性NSCLC患者帶來持久的全身和顱內抗腫瘤活性。CROWN 研究既往分析發現,與克唑替尼組相比,洛拉替尼組的CNS毒性有增加。因此,研究者進行了3年隨訪,以進一步評估了洛拉替尼的長期顱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296例患者按1:1比例隨機分配至口服洛拉替尼組(100 mg,每天一次)或克唑替尼組(250 mg,每天兩次)。對CNS不良事件(AE)進行分類,并在洛拉替尼治療間隔期計算認知、情緒、言語和精神病事件的發生率。次要終點包括IC-TTP,根據16周劑量減少情況進行 IC-TTP界標分析。

    結果:

    對于基線腦轉移患者,洛拉替尼(n=37)vs克唑替尼(n=39)的IC-TTP HR 為 0.10(95% CI,0.04-0.27)。對于無腦轉移患者,洛拉替尼(n=112)vs 克唑替尼(n=109)的IC-TTP HR為0.02(95% CI, 0.002-0.14)。
    基線腦轉移患者的IC TTP
    基線無腦轉移患者的IC TTP
    在149例接受洛拉替尼治療的患者中,分別有37例(24.8%)患者在不到6個月時、14 例(11%)患者在治療6個月-1年期間、18例(15%)患者在治療1-2年期間、10例(10%)患者在治療2-3年期間、僅2例(2%)患者字在治療超過3年時發生全因CNS不良事件。總共發現103 例 CNS不良事件。

     
    其中,61例(59.2%)事件在沒有任何干預的情況下得到控制:32例(31.1%)患者自發消退,1例(1.0%)患者改善,28例(27.2%) 患者未消退。26例事件通過減少劑量和/或中斷劑量可進行管理。CNS不良事件導致 2例患者停藥。
    3年內,隨著時間推移,CNS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發病率逐漸減少。

     

    3年內不良事件逐漸減少
    IC-TTP界標分析顯示,16周內,有或無洛拉替尼劑量減少患者的療效相當。

     

    界標分析

    結論:

    III期CROWN研究隨訪結果顯示,在基線有/無腦轉移NSCLC患者中,洛拉替尼組的顱內疾病進展時間優于克唑替尼組,CNS不良事件僅導致2例患者停止治療。3年內,隨著時間推移,CNS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發病率逐漸減少。長期隨訪結果證實,中樞神經系統不良事件仍然可控,并且洛拉替尼劑量減少并不影響顱內療效。
    992P-Updated analyses from the CROWN study of first-line lorlatinib vs crizotinib in Asian patients with ALK-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2022 ESMO.
    979P Long-term intracranial safety and efficacy analyses from the phase III CROWN study.2022 ESMO.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