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癌癥患者復發轉移率會相對較高,癌癥患者本身身體素質并不太好,這無疑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與其說癌癥易在秋冬季節復發轉移,不如說是此時天氣易變,溫度降低,早晚溫差大,癌癥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導致的。
再加上一些接受了放化療的患者會有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免疫細胞的數量不夠,不能產生足夠的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免疫力更是低下。因此容易導致癌細胞的復發轉移。
癌癥患者免疫低下,通常身體上會有一些表現,首先就是感冒不斷,有的患者會經歷好長時間才有好轉。而且,不管周圍誰患感冒,不幾天就會被傳染。
第二就是經常感到疲累。即使補充了充足的睡眠也會導致自己頻繁地出現哈欠、困倦,這是因為他們的免疫力過低,導致精力不能充足的恢復,可能休息一小會之后可以得到改善,不過往往過一會就會再次變成這種狀態。
對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來說,還有一個表現,假如說他們磕碰出現傷口,往往會導致自己出現流血的情況,假如長期血流不止的話還可能會導致發生相關傷口部位的感染,其實這也是因為免疫力過低的表現,因為免疫力低的時候,往往就會導致血液中的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數量比較少,這時候發生流血的情況就不能及時地進行愈合。
也有些癌癥患者很容易腹瀉,說明胃腸道抵抗病菌能力下降,也是免疫系統下降的表現。
那么,如何提高腫瘤病人的免疫力呢?需要從飲食營養、運動鍛煉、睡眠質量、心理狀態等方面去考慮。患者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如保持足夠的能量及蛋白質攝入、鼓勵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質類食物,更利于患者恢復身體狀態和免疫力修復,維持體重,避免出現各種感染及并發癥情況。
營養補充是癌癥患者加快恢復最直接的方式,建議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如蛋類、乳類及其制品、瘦肉類、豆制品以及新鮮蔬菜及水果。盡量采用蒸煮的方式烹飪食物。
要改變不良的情緒,什么算是不良情緒呢?憤怒、思慮,憂愁,恐慌,大喜,也就是“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喜傷心、恐傷肺”。不良情緒會導致氣滯血瘀,最終導致五臟六腑不能正常地運轉了,有的臟腑吃不飽,而有的臟腑還“撐”的慌,所以強者就欺負弱者。陰陽越來越不平衡,精血越來越少了,免疫力也越來越低了。
舉個例子,就拿脾胃來說吧!胃是主管“消化”的,脾是主管“吸收”的,正常應該是消化多少 、吸收多少。但當過分的思慮,或者暴怒時,就會抑制脾的吸收功能,造成脾胃之間的經絡不通,不通就會有“寒邪”趁虛而入,導致吃的很多 ,但不是化為無用的“濕氣”,就是變成無用的“垃圾”而排出體外。真正供給身體的很少,而且這樣惡性循環,身體越來越差。
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免疫力”,首先必須改變自己的不良情緒。情緒改變了,性格改變了,經脈慢慢通暢了,陰陽平衡了,消化吸收也就平衡了,身體的免疫力也就提高了。
同時,患者要適當運動。運動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全身血液和體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瑜伽等都是很好的運動鍛煉方法,但運動宜量力而行,在體力允許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進行。
當然了,健康的生活習慣也不可或缺。平時的生活中要堅持鍛煉,規律作息。規律作息是保持內分泌系統健康工作的必要因素,內分泌異常必然造成免疫力的下降。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的淋巴細胞數量明顯上升,睡眠時人體會產生一種稱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細胞增多,巨噬細胞活躍,肝臟解毒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的細菌和病毒消滅。
癌癥治療效果的好壞,就看你的身體免疫系統能不能把它控制住。但是我們的一些療法對身體臟腑功能是有傷害的,對免疫系統也是有傷害的。比如放化療,既殺癌細胞,又傷人體免疫力。如果你的免疫力被傷害后,不能迅速恢復過來,那么癌細胞就會繼續增殖甚至轉移。
而中醫療法是什么呢?第一,是調理人體臟腑功能,恢復臟腑功能,進而恢復免疫力;第二,中藥也有抑制癌細胞生長和轉移的效果;第三,在放化療的時候,中藥對身體有保護的功能,減低放化療毒副作用,還可以增強患者對放化療的敏感性。治療癌癥,中醫和西醫結合,往往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