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3)
免疫治療不良反應的共同特點
自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免疫制劑)在臨床上應用以來,產生了很多與免疫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對于這些不良反應發生的認識、診斷、判定和診療計劃,臨床醫生也是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去摸索和探究。尤其在我國,惡性腫瘤患者數量眾多,各自免疫治療藥物種類豐富,這也為我國醫生發現、診斷和治療免疫治療相關性不良反應提供了基礎。
經過多年來的觀察、研究和臨床數據統計,人們對各種免疫治療藥物所導致的不良反應也進行了歸納、總結,這也為免疫治療藥物的臨床診療應用提供了用藥經驗和安全保障。尤其是對于那些具有共性特點的不良反應,也是提醒安全用藥的主要內容。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主要包括PD-1、PD-L1和CTLA-4。不同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所產生的不良反應譜也各自不同,主要包括:
CTLA-4:主要表現為腸炎、腹瀉、垂體炎、皮膚反應等,上述這些不良反應會更加常見。
PD-1、PD-1抑制劑:主要表現為免疫性肺炎、肌肉、關節痛、甲減等不良反應。
即便是同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其作用于不同類型的腫瘤的時候也會產生不同的毒性反應譜。在臨床上,不論是不同種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好,還是應用于不同惡性腫瘤的治療藥物,在臨床研究種發現,導致免疫治療相關性不良反應的靶器官總是相對固定幾個組織、器官。如此情況下,部分組織、器官貌似成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常見的毒性損害常見的靶器官。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結果,主要還是由于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的發生與體內免疫細胞過度活躍,炎性細胞因子釋放增多,以及自身免疫抗體增多等因素直接相關。這些因素也是產生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相對固定在部分組織、器官的主要原因之一。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部分組織、器官中產生的不良反應相對固定,與這些組織、器官中免疫細胞含量相對較多有關,這也成為免疫反應最為活躍的部位,如皮膚、黏膜豐富的消化道、呼吸道、肺等組織、器官等。
對于反應性增多的自身免疫性抗體,一般會集中在內分泌系統、肌肉、骨骼、肝臟、腎臟等具有相對強大代謝和免疫功能的臟器,如此產生的不良反應也最為多見。而心臟、血液系統、神經系統、眼部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則相對較為少見,即便是出現了不良反應也是表現為相對較為特殊的表現類型。
不同的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發生、出現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對于大部分不良反應來說,這樣的反應是可逆的。一般來說,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所引發的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可以出現在免疫治療的任何時間段,有統計表明,對于大多數病例而言,其多數發生在免疫制劑開始治療以后的3個月之內。
但是,這并不是說超過3月以上的治療就是安全的,對于治療時間超過3個月以上的患者,也同樣需要加強對不良反應的觀察、監測、檢測和評估,時間不是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的豁免條件。
真實世界里的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要比臨床研究和文獻報道的發生率高出很多,各種臨床表現的類型、特點也是遠遠超過你的認知和想象。這些情況和特點與免疫治療的復雜性直接相關,這些也是直接影響臨床認識、判斷、鑒別、診斷免疫治療相關性不良反應的重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