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留意發現,恰逢十月金秋,是很多應季蔬果、海鮮上市的季節,可對于腫瘤患者而言,日常飲食還是需要管住嘴,要“悠著吃”、“選著吃”。
那這位既可作為水果,又可作為蔬菜,且被譽為“江南人參”的食物,就不得不提了。
巧用荸薺 功效甚多
民國時期,京城四大名醫之首的蕭龍友,曾贈詩一首于齊白石。詩中提及:白石老翁病苦何?可能溺暢血稍多。高齡重癥非無故,飽食荸薺糜有他。其大意是在告訴齊白石,先生所患之病,吃些荸薺(又稱地梨)便可見好。
之后,齊白石按照信中所言,買了許多新鮮的荸薺,并且每天生吃2~3個。不久,小便帶血的癥狀就痊愈了。這即是荸薺諸多功效之一的——止血止痢之作用。
《中國藥典》中亦記載,兒童或發燒病人,適宜食用荸薺,幫助退燒,用量是吃10個左右(兒童需酌情調整數量);咳嗽多痰、消化不良、大便干燥、及癌癥患者,亦可食用,輔助調理病情。
此外,荸薺含磷量之高,可促進體內蛋白質、脂肪,以及糖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堿平衡;它的抗菌成分地梨英,又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
在中醫上,肺癌、胃癌、食道癌,常用其進行輔助治療(食療);若腦癌、鼻咽癌、喉癌,以及淋巴癌患者,在放化療后出現津傷熱渴,遵從醫囑適量食用荸薺,還可對緩解病情、改善病癥,起著重要作用。
秋季佳品 地梨食療方
總之,地梨不僅口感清甜爽口,營養價值也十分珍貴。不但可作為應季美食,更是一劑“助康復”的飲食方!腫瘤患者也好,其他疾病的患者也罷,地梨的妙用,不容忽視。下面,便推薦幾種吃法,供大家根據不同口味,自由選擇烹飪。
【去皮生吃】
—生津潤肺—
作為水果,新鮮的地梨買來之后,將其表皮的污漬用清水沖刷干凈,去皮后生吃。因其味甜多汁又富含黏液,能夠幫助消除胸中煩悶、清肺祛熱。
【五汁飲】
—降血壓—
取荸薺、梨、藕、蘆根和麥冬,搭配榨汁。每日飲1~2次,可調理、防治高血壓。
【地梨粥】
—緩解咳嗽多痰—
取新鮮地梨洗凈削皮切塊,加入適量大米后,加水加適量糖,煮制熟透即可食用。地梨的量可按喜好加入,但不宜過多。連續吃3~5天,有治愈咳嗽多痰、血痢之作用。
【地梨蘿卜湯】
—利尿消腫—
取新鮮地梨,洗凈削皮切塊;將蘿卜洗凈削皮切碎,與切好的地梨一同煎服即可。可按照不同人的喜好,加入適量調味劑調味。適量食用,不僅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消化,還可利尿消腫。
溫馨提示:
*地梨雖好,但因其性寒,所以脾胃虛寒者、血虛血瘀者應當慎用少用;糖尿病患者,亦應當少食。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