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對我們的健康威脅最大的傳染病?在當下看來,可能很多讀者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新冠肺炎。
答案并非如此。事實上,得益于國家的強有力的防控手段,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并未對我國居民的健康造成太大影響。但在我們把注意力都聚焦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真正的傳染病致命殺手,卻隱藏在我們身邊。
1
病毒性肝炎:
我國發病人數最多的甲、乙類傳染病
前不久,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最新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公報》顯示,2021年我國發病人數最多的甲、乙類傳染病實質上是病毒性肝炎,全年預計感染人數共有122.61萬例。遠遠高于其他傳染病類型。
更加觸目驚心的是,這個數據正處于階段性上升的狀態,2021年比2020年感染人數增加了近9萬人。
病毒性肝炎,聽起來有些陌生,但你一定熟悉它的另一個名字: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五種肝炎中,乙肝是最為難治,也是患病人數最多的一種肝炎類型,又被稱為肝臟的“隱形殺手”。
乙肝究竟多可惡?下面的三個點相信足以刷新你的認知:
危害大:乙肝是肝癌最大的致病因素之一!在醫學上向來有著這樣一首“肝癌三部曲”:乙肝-肝硬化-肝癌,而三部曲的發生是不可逆的。不少乙肝患者不重視病情發展,出現不可逆的嚴重肝硬化,最終發展為肝癌。這樣的情況在中國尤為明顯,據臨床統計高達84%的肝癌與乙肝病毒相關;
患者多:接下來的數據可能會讓你感到震驚。我國的乙肝患者數量極為龐大,遠超大家的想象。目前,全國目前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患者高達1億3千萬,其中,慢性乙肝患者有8000多萬,乙肝病毒攜帶者大約有5600萬。(乙肝患者一般指長期攜帶乙肝病毒,又出現了肝功能異常,且肝功能異常的原因與乙肝病毒所致癥狀密切相關的人)
治療難度大:雖然乙肝并非不治之癥,但目前我們確實沒有短時間根治乙肝的治療方式,真正有效的治療周期動輒以“年”為單位計算,并且也不能確保100%的患者可以痊愈。
當然,乙肝也并非什么大病重病。對于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說,只要定期到醫院檢查肝功能狀況,做好對疾病的監測,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護自己。
2
從病毒感染到肝癌
失敗的病情管理
定期檢查、及時檢測,說起來簡單,但在中國卻有太多人做不到了。
據數據估計,在目前中國所有乙肝患者中,約有1億左右的乙肝感染者和慢性肝炎患者沒有獲得良好的管理,存在進一步發展為肝癌的可能性。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因為沒有任何癥狀,一些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而不少患者做過篩查檢測一兩次后,覺得沒有什么問題,就停止了定期檢查;還有一部分患者終于開始了治療,但相對較長的治療過程可能又無法堅持下來。
慢性乙肝患者一旦不能管理好病情,就可能發展為肝硬化,再發展為肝癌。
另一方面,臨床上肝臟總是被我們稱為“沉默的器官”。因為肝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即便它出現了再大的問題,只要沒有影響到其它器官大家都是難以感受到的。
更要命的是,面對疾病的侵襲,肝臟又會體現出非常強大的代償功能。即便正常的肝臟組織只剩三分之一了,它也能維持我們人體的正常代謝。既不會疼痛,癥狀又非常不明顯,很多早期、中期的肝癌患者都不能及時發現病情,晚期肝癌的患者比例也就大幅增加了。
相關研究顯示,在現有的乙肝病程管理基礎上,我國現有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中,32%的男性和9%的女性將在75歲之前死于肝癌,相關死亡人數甚至可能超過2000萬,真可謂一個天文數字了。
3
乙肝患者又該如何預防肝癌
看完這部分文章,相信不少患者會第一時間查看自己的乙肝病毒感染情況。而對于已經是乙肝患者的讀者而言,可能更會覺得有些恐慌。
那么,對于已經是乙肝患者的讀者,應該怎樣預防肝癌呢?
還是老生常談的六個字:勤篩查,早治療。
事實上,由乙肝轉變為肝癌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剛剛提到的,中國患者最常經歷的過程就是:肝炎-肝硬化-肝癌這樣的“癌癥三部曲”。在任何一個環節切斷這個致病流程,都能有效預防肝癌。
首先是勤篩查。我國大部分原發性肝癌是發生在慢性乙肝導致的肝硬化之后。當您發現自己屬于乙肝患者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積極控制病情(目前乙肝暫無法根治),避免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產生肝硬化。
如果已經是肝硬化患者,更是要注意篩查的頻率:肝硬化患者如果發現有肝臟異型結節,則會被判定為癌前病變,因為這些結節在五年內惡變為癌癥的概率達到了48.5%。因此,保持勤篩查,對于乙肝或肝硬化患者而言至關重要。
肝癌高風險人群(上述高危因素涉及超過2條)建議每六個月進行一次肝臟超聲檢查及腫瘤標志物AFP(甲胎蛋白)的檢查,以及時發現“偷偷造訪”的肝癌,將它扼殺在襁褓中。
再次重復一遍,勤篩查,早治療,是預防肝癌的最佳辦法!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