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確診癌癥時,家屬及患者往往處于一個無措狀態,很容易被網絡上一些亦真亦假的消息所迷惑。整理了五條大家容易分不清真假的信息,提醒大家明辨是非,不要被一些謠言所迷惑。
誤區一:以為癌腫切除即痊愈
部分患者認為:身上長了瘤子,切了就不用管了。這樣的例子在臨床中很常見,不是一個兩個。之前有個肺癌患者,做了手術,醫生也沒說要放療、化療,她就以為自己治好了,以后都不用管了,最后雙肺轉移、淋巴轉移。
大部分良性腫瘤手術切除后就可以治愈,只要注意調養,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定期檢查就可以。但對于惡性腫瘤來說,癌細胞具有侵襲性和無限增殖性,即使切除了肉眼可見的腫塊,但游離在淋巴和血液中的癌細胞,無法通過手術去除。
這就需要借助其它醫療手段,如放化療、中醫治療,在保證身體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殺滅癌細胞,降低復發轉移的風險。
大家切勿自我感覺良好,盲目樂觀,以免延誤病情。
誤區二:出院后不再回醫院復查/不定期復查
部分患者在治療結束后,一看療效評價很好,對于醫生叮囑的“定期復查”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出院后定期復查,可以很好地監測身體變化,能夠早期發現異常,從而進行干預。
我見過有一些患者,分期較早,治療也比較及時,預后比較好,術后沒有進行過其它治療,后續也未及時定期復查,直到身體又出現其它不適時才去醫院檢查,往往已經復發、轉移。
另外,即使復查時檢查報告一切正常,但卻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腫瘤在未發展到一定規模時,是無法被現代醫學檢查手段檢測出來的。這些小病灶如果放任不管,很可能重新發展成新的腫瘤,足見定期復查的重要性。
誤區三:暫時不用治療時,過度治療或根本不治療!
當聽到醫生說暫時觀察時,患者的做法往往會落入兩個極端:一是心驚膽戰地去找其它治療,生怕病情會發展得更嚴重,還有一種是一聽還沒有治療,就徹底放下心來,不管了。
毫無疑問,這兩種想法都是錯的。比如有一個患者長了7毫米的肺結節,自己的父親也因為肺癌去世,西醫給的建議是暫時觀察,但患者惴惴不安。大家想一想:身上長了個結節,卻因為沒有達到手術條件而無法治療,再加上有腫瘤家族史,擔心是正常的,急著治療,這種想法可以理解。
但也不必硬要手術,這個大小的結節良性居多,著急忙慌的手術反而給身體帶來創傷,屬于過度治療。
那出現癥狀與介入治療這一中間階段怎么辦呢?此時,患者就可以介入中藥治療來軟堅散結。不必煎熬的等待,也不用被動的等病情發展到能介入治療時才去治療,屬于中醫“治未病”的范疇。
誤區四:放化療副作用太大,能不能不放化療?
由于各種報道以及病房病友的癥狀的耳濡目染,很多患者對放療化療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擔心會出現嚴重的副反應,不愿接受治療。其實,對于期間出現的副反應,可輔助中醫藥來減毒增效,提高免疫力。
放療、化療作為治療腫瘤的有效方法之一,雖然不是患者的必須治療手段,但某些腫瘤對化療敏感度高,某些腫瘤對放療敏感度高,該放化療還是要放化療。
比如肝癌患者對化療不敏感,通常不作為首選治療方式。早期肝癌可做手術切除、消融、肝移植,中期肝癌患者可做介入治療,化療通常作為補充治療或輔助治療手段。
再比如鼻咽癌、腎母細胞瘤等對放療敏感,小細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對化療敏感。
誤區五:盲目相信民間秘方偏方
有些患者病急亂投醫,相信“神醫”“祖傳秘方”,無法對外界的信息進行有效甄別。比如之前流傳全網的“我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的神醫宇宙。很容易既浪費錢財,又耽誤了治療。要想中醫治療,還是要去正規的中醫腫瘤醫院,對癥下藥。
現在是網絡信息時代,科技高速發展,為大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難以甄別真假的消息。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謠言迷惑。
更多癌癥患者的抗癌故事,可閱讀文章:
1、一個讓醫生懷疑誤診的病例:預言半年的膽囊癌患者,已健康好幾年
2、患者結腸癌Ⅳ期伴遠處轉移,預言2年生存期,這位老人拉長了10倍
3、結腸癌淋巴轉移,預言一年生存期,安然生存20年,老伴又患乳腺癌
4、一個乳腺癌患者的獨白:醫生預言只能活三個月,我頑強活了三十年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