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視頻遠程迎來一位腎上腺皮質癌的小朋友,未接入視頻的時候,并沒有吸引我的注意,但視頻連通后,鏡頭的對面出現了一個中年男子眼眶含淚說道。“去兒童醫院都不收我們了,直接把我們攆出來,不給治療了”。
(當時看完診后,我的助理深有感觸:她自己當時因為發燒就診<已排除新冠>,但當時醫生嫌棄的眼神和推搡拒絕的動作,讓她特別心灰意冷。面對普通炎癥,并未真正涉及死亡,就已經如此害怕無助,自己的孩子患上可能因此失去生命的腫瘤,內心的絕望恐怕沒人能與他感同身受)
孩子父親絮絮叨叨小孩的不適:惡心,嘔吐,間斷性疼痛感以及肌肉松弛,四肢無力,面色萎黃,大便尚可,小便黃,脾氣還挺大,動不動就發火。我仔細看了患兒的舌象:舌苔膩,舌邊有齒痕,舌體偏小。
兒童的臟腑還未發育成熟,腎氣不充實,氣血不充,容易熱毒蘊結成腫瘤。只要父母不放棄這個孩子,我們就想辦法給他治,畢竟是活生生一條命。現在患兒剛服藥一個月,且在后續調方中。
在臨床有很多患者反饋,西醫不給我們治療了,在很多患者心中,往往都有“急病求西醫,慢病找中醫”的概念。面對腫瘤這種來勢洶洶的大病,更多的人會選擇先求救于治癌三板斧——手術、化療、放療。直到“各種方法用盡”,才想起來還有中醫這一個選擇。這種觀念很顯然是錯的,即使有效果,也是有限的。如果我們能早些介入治療,或許能有更好的臨床效果。
對于腫瘤的治療而言,中西醫是互補的。中醫藥作為腫瘤綜合治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定要貫穿于腫瘤的整個治療思路中。對于兒童腫瘤而言,盡早地使用中醫藥治療,這樣才能夠真正地達到治療腫瘤和促進患兒康復的目的。
我們不必排斥西醫,也不必帶有色眼鏡看待中醫。據有關調查顯示:在我國,70%~80%的癌癥患者都服用中藥,中醫藥已成為腫瘤臨床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臨床中也有很多采用中醫藥治療癌癥有許多成功的案例。
在治療腫瘤方面,無論是手術、放療還是化療,都是更重視殺滅癌細胞。但它忽略了癌細胞殺滅以后,身體里有沒有好的種子,有沒有好的土壤,能不能將這個平衡的狀態繼續保持下去,這個是西醫的弱勢。而中醫則講求整體平衡,不僅有殺滅腫瘤細胞的作用,還可改變身體內環境,改變土壤,培育良種,維持體內平衡的作用。
更多腫瘤患者的抗癌故事,可閱讀文章:
1、70歲肝癌患者,血常規、腫瘤標記物等結果均正常,未見復發跡象
2、乙肝46年發展成肝癌,輔助中醫治療,肝腎功能、腫瘤標記物正常
3、從確診肝癌到離世僅3個月,四小時打一次止痛藥,癌痛有多痛?
4、兩個患者:一個肝癌腦、肺轉移,一個肺腺癌骨轉移,命運卻差太多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