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有標本展示圖像,請對標本圖片敏感者謹慎點擊閱讀)
手術病例分享:
前言:我們說查出磨玻璃結節后不需要太關鍵干預,讓子彈再飛一會兒,有進展再干預不影響預后,但其實這是針對純磨玻璃結節。混合磨玻璃結節卻是不一樣的!
不過由于混合磨玻璃結節并不多為惡性,有時炎癥吸收期或慢性炎伴纖維增生或真菌感染或其他良性疾病也會的,所以往往會有醫生建議混合磨玻璃結節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抗炎后復查再說。其實有些混合磨玻璃結節是非常典型的惡性影像表現,這時候,即使發現時間不長,也得盡早手術,不宜耽誤。
患者某A,女性,今年58歲,約2月前在外院做其他手術時常規檢查發現右上葉磨玻璃結節,前些天來門診看。杭州市腫瘤醫院多學科診療團隊一致認為考慮浸潤性腺癌,不能再隨訪了,得趕緊手術。我們來看看她的影像:
右上葉見磨玻璃密度結節,緊鄰胸膜
胸膜側似乎有偏實性成分
確實有實性成分,而且與胸壁間隙不清,而磨玻璃部分輪廓與瘤肺邊界都比較清楚
病灶表面不平(磚色箭頭);有實性成分(粉色箭頭);連緣有毛刺(紫色箭頭);整體瘤肺邊界清(紅色箭頭)。
病灶與胸壁間沒有間隙(藍色箭頭),余仍見表面不平以及毛刺征與瘤肺邊界清楚等征象。
胸膜間的間隙不清,病灶表面不平,輪廓清
毛刺明顯,表面不平,輪廓清楚
分葉征明顯,毛刺征也明顯
邊緣部分的樣子
靶掃描上圖層面見病灶內部有實性成分,與胸壁間沒有間隙(藍色箭頭),灶內有血管穿行(桔色箭頭),整體輪廓清(紅色箭頭)。
實性部分密度不均,散在,雜亂(粉色箭頭),有明顯血管發出分支進入病灶(桔色箭頭)。
灶內血管穿行、邊緣不平有毛刺、整體輪廓清。
血管進入,間隙消失、輪廓清
上圖也非常典型,幾乎集齊它該有影像特征:灶內實性成分(粉色箭頭);與胸壁間間隙消失(藍色箭頭);整體輪廓與瘤肺邊界清(紅色箭頭);灶內血管穿行以及小血管進入(桔色箭頭);表面不平有分葉(磚色箭頭);邊緣有毛刺征(紫色箭頭)。
影像印象:
這是非常典型的表現為混合磨玻璃的浸潤性腺癌。炎性的病灶瘤肺邊界不會這么清楚的,微浸潤性腺癌不會有這么明顯的實性成分的。當然比這種病灶還要典型的則是實性成分再多些,并有糾集感,邊緣毛刺再長點并有銳利感,分葉再深點并有膨脹感。
臨床決策:
這個病灶其實放在幾年前,我也必是按先楔形切除,如果病理報浸潤性腺癌,再行右上葉切除并清掃淋巴結。但隨著越來越多接觸多原發癌,并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向含貼壁亞型(影像上幾乎等同于磨玻璃成分)的浸潤性腺癌預后非常好,轉移的可能性很小,而再新檢出原發早期肺癌的比例卻挺大。
所以我現在都與患方溝通好,如果位于邊緣部分的病灶,非實性的,是否同意選擇局部楔形切除并加淋巴結采樣,而不切肺葉。這樣保留更多的肺功能,既提高術后生活質量,也為以后真查出第二處磨玻璃肺癌留下外科干預處理的機會。
當時肺段切除也行,不過對于轉移概率小的磨玻璃病灶,切肺段與楔形的差別只在于有沒有取到第12組淋巴結,真若12組淋巴結陽性,段切同樣不夠的。
最后結果:
經過充分的溝通,最后患者選擇單孔胸腔鏡下右上葉部分切除(保證切緣足夠并陰性)加淋巴結采樣術。下面是腫瘤在體內與體外的形態,一起來瞧瞧:
上圖是胸腔鏡下見到腫瘤與周圍正常肺組織不太一樣,感覺比較僵硬,而且顏色也有所不同,如果用卵圓鉗滑過病灶處,會有“跳動”感。
上圖是切下來后,拿出體外見病灶的樣子,質硬,略灰白,病灶處血管豐富并似見血管擴張。
上圖是病灶剖開以后的樣子,切面灰白,沒有包膜,質較硬。
術中送快速切片報告如下:
確實是浸潤性腺癌,好在貼壁為主型,估計術后效果良好,一般也不太可能有轉移。淋巴結采過樣,結果等常規病理報告。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