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復查,患友們看著復查結果中,高高低低的腫瘤標志物指標總會感到疑惑:“腫瘤標志物發生變化,一定是復發嗎?
答案是不一定的。
一、腫瘤標志物發生變化的意義
正常情況下,經過治療,腫瘤標志物可能下降到正常水平,這是因為殘存的癌細胞長時間處于被抑制的狀態,但并沒有失去活性,很有可能下降一段時間后又會超出正常范圍,被抑制的癌細胞再次生長。
圖片來源:頭條正版免費圖片
因此單純短時間內的腫瘤標志物保持在正常范圍內,并不意味著腫瘤沒有復發的風險[1]。
相反,腫瘤標志物的升高也并不意味著腫瘤復發,例如以下幾種情況也能引起腫瘤標志物升高:
1. 術后的放化療會導致短暫的代謝物增多,從而引起腫瘤標志物升高。
2. 患者自身的心情也可能會出現腫瘤指標的輕微波動。
3. 經期糖基抗原(CA125)可能升高,妊娠期癌胚抗原(CEA)可能升高。
可見,單次復發結果中腫瘤標志物發生變化時,病友們不用過于焦慮,而是應該動態地去觀察腫瘤標志物的變化,這樣才具有臨床意義。
圖片來源:頭條正版免費圖片
二、如何進行動態觀察腫瘤標志物?
動態觀察要點:
(1)定期復查,觀察腫瘤標志物是否為持續性升高來判斷復發與轉移
(2)配合其他檢查,如血常規、CT/PET檢查、身體各部位淋巴結檢查、一年一次的乳腺鉬靶攝片
(3)患者觀察自身狀況,身體出現長時間不明原因的疼痛及體重下降,出現不明原因出血及局部腫脹等情況要及時就醫
如果僅僅通過腫瘤擴散的臨床表現或者影像學的檢查,不足以判定是否出現轉移,且很容易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
因此腫瘤標志物作為預測疾病發展的客觀指標,對乳腺癌術后診斷和療效評價具有重要意義,而多種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有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復發與轉移的檢出率。
圖片來源:頭條正版免費圖片
三、可以對哪些腫瘤標志物進行觀察?
主要標志物:
1、CEA:癌胚抗原
參考值:保持在以 3μg/L下為正常范圍
臨床意義:主要用于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判斷患者預后,指標隨腫瘤分期升高而升高。
如果癌癥患者病情好轉則CEA濃度下降,如果顯著升高可能提示癌細胞轉移或復發。因其是一種廣譜的腫瘤標志物,所以它的升高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導致的,需要與CT/PET配合使用[1]。
2、CA15-3:糖類抗原15-3
參考值:保持在20μ/ml以下為正常范圍
臨床意義:此指標可用于乳腺癌患者治療后隨訪和復發的診斷,與乳腺癌分期相關[2],可以用于協助判斷轉移與復發程度。
CA153是目前乳腺癌臨床檢測特異性較高指標,但單獨檢測陽性率較低,需應用多種指標進行綜合判斷,來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和準確率。
圖片來源:頭條正版免費圖片
3、CA125:糖基抗原125
參考值:保持在30μ/ml以下為正常范圍
臨床意義:常與CEA聯合使用來進行血清學的評估,用來提高乳腺癌患者復發與轉移的檢出率,若超過正常值上限則為陽性[1]。
4、補充標志物:
血清Ferr濃度:
又稱為透射濁度法,用于腫瘤標志物的輔助診斷,正常參考值范圍,30-400μg/L,其濃度大幅升高可見于腫瘤發生轉移[2]。
TPA:
組織多肽抗原,如果出現大幅波動,則反映出腫瘤可能出現分化或浸潤
CT/PET:
可以準確提供活檢部位,如果病灶處結果顯示沒有出現腫瘤活性,則提示復發率不大
圖片來源:頭條正版免費圖片
中miR-27a的表達水平:
乳腺癌患者治療期間如果血清中miR-27a的表達水平升高,說明患者可能出現了耐藥性,提示預后不良
血清總膽固醇(TC):
血漿中TC含量升高可能與乳腺癌的病灶浸潤及預后相關,乳腺癌患者應嚴格控制血脂水平,具有重要臨床參考意義。
END
腫瘤標志物的改變并不意味著癌癥復發,正常情況下,身體指標也會發生改變,患者不必過度擔憂,應及時關注自身身體變化,定期復查,規律用藥。
對于乳腺癌的復發與轉移,我們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積極應對,及時配合醫生進行必要檢查,爭取治療時間。
圖片來源:頭條正版免費圖片
作者:覓健王二
參考文獻:
[1]王建宇.乳腺癌術后診斷及治療中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的臨床價值[J].中國婦幼保鍵,2014,29(31):5167-5169.
[2]楊麗娜,芮勇宇.血脂水平與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志,2020,26(03):263-267.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