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0年我國惡性腫瘤新發人數還可能再增加50%”近期,國家癌癥中心張亞瑋教授沉痛地在采訪中表示,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未來中國癌癥形勢將進一步惡化。
據了解,2020年中國新發癌癥450萬例,占全球1/4,死亡約300萬人,占全球的1/3。如今人類可以登上月球、探索火星,科技已經十分發達,然后面對癌癥,卻依舊無力。
一、晚期癌癥或治愈?新抗癌療法問世
耶魯大學和羅德島大學的研究人員聯合進行了一項研究,近期研究發表在《forntiers in oncology》上。因腫瘤在體內需要躲避免疫系統的“圍剿”,所以會產生蛋白質欺騙能力,讓免疫系統誤認為它們是體內的正常細胞。
于是研究人員以這個現象為核心原理,選取了20只罹患小結腸腫瘤的小鼠進行實驗,將一種pHLIP的分子用于聯合注射。
當對小鼠進行單一劑量注射后,研究人員發現有18只小鼠的小結腸腫瘤完全消失,甚至于身體還出現了癌癥免疫記憶。再次對已經治愈的小鼠注射癌細胞并觀察60天,并沒有發現小鼠體內出現新的腫瘤。
該發現具有很大的前景,但目前僅在動物實驗上證實了相關結論。那么,從動物試驗到臨床需要多久?
一般來說,藥物的上市需要經過動物實驗、藥代動力學研究、臨床1-3期研究等多方面的實驗,以此來充分了解藥物的安全性、療效以及有效劑量等。但是很多藥物在通過動物試驗后,沒有通過臨床,所以也無法上市,這個研究想要延展到人類治療還需要一定時間,而且充滿不確定性。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關于癌癥的新型治療方案、藥物問世,但仍舊沒有將癌癥攻克,這是為什么?
二、現在科技很發達了,為啥癌癥這么難治愈?
1、癌細胞是人體細胞的一部分
癌癥和其他的疾病不同,它的出現源自于體內細胞的變異,它的本質還是細胞。在治療過程中,藥物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正常細胞帶來傷害,這是癌癥治療的一大難點。
2、癌細胞具有特異性
癌癥具有很強的特異性,即便是罹患肺癌的兩位患者,他們的病情也不會完全一樣。患者體內存在不同的基因突變組合,在治療手段以及藥物的選擇上也不同,在一位身上有效的方案在另一位身上可能就不奏效了。
3、癌細胞會變異
相較于正常細胞,癌細胞要“狡猾”得多,它們具有很強的進化和適應能力,在接受藥物治療的過程中,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逃脫藥物的影響,很容易對藥物產生耐藥性。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癌癥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后,原先的藥物失去了作用的原因。
4、癌細胞繁殖速度非常快
癌細胞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一個會分裂成兩個、兩個分裂成四個、四個分裂成八個,以幾何級數增長,總數可達到10億個甚至更多。
癌癥在目前而言還是個醫學難題,對于該病我們一定是預防大于治療,在日常要做好這幾件事,對于預防有幫助。
三、癌癥預防勝于治療,收好這幾個防癌處方
浙江省中醫院腫瘤二區主任舒琦瑾教授表示:“很多癌,就是喜歡那些性格不開朗,生活習慣不好的人。”癌癥的發生和我們生活中的習慣息息相關,想要預防癌癥,要注意這些細節。
1、走路、游泳愉悅身心
舒教授是個攝影發燒友,平常休息日的時候會扛著10多斤重的攝影器材去戶外拍攝,這樣不僅能愉悅身心,還能鍛煉身體。即便是在平常,他也會在小區里走路,保持鍛煉的習慣。除了走路外,游泳也是他很喜歡的鍛煉之一,他從七八歲就開始游泳,現在但凡要出差,他都會帶上裝備,只要是有泳池的地方晚上一定會下水游泳。
運動對于健康而言有很大的好處,《國際癌癥雜志》上發表的研究指出,長時間堅持每周多次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以讓體內釋放更多的白介素-6(IL-6等分子,這些物質可對異常細胞發揮作用。讓體內的DNA修復加快,對于預防癌癥有一定幫助。
2、不抽煙不喝酒
舒教授所在的腫瘤科有20多位醫生,其中沒有一人抽煙,喝酒的也非常少,他自己自然也是如此,他曾戲稱“給他一瓶啤酒,可能半瓶得拿來炒菜用”。
吸煙和飲酒均是誘發癌癥發生的重要因素,《柳葉刀》雜志發表的研究指出,全球約有一半的癌癥死亡是由吸煙、飲酒以及肥胖引起。其中,吸煙是誘發全球癌癥的主要風險因素。
3、飲食講究新鮮、結構均衡,不吃保健品
飲食上舒教授一般只吃當季的新鮮食物,不會只盯著一樣食物吃,保證身體可攝入多樣化的營養,水果和蔬菜是每日飲食的必需品。由于工作的緣故,他的體質一直處于亞健康狀態下,但他從來不吃保健品。
飲食對于預防癌癥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營養素攝入過量或不足都可能會導致基因組結構和穩定性產生損害,繼而導致發生癌癥的風險增加。
4、定期體檢,理性看待結果
醫院每年都會定期安排職工進行體檢,對于體檢的結果他非常理性,查出問題來有病治病,不是特別嚴重的就定期隨訪即可。很多人在查出結節后覺得十分害怕,會去尋找各種保健品食用,但這個做法并不推薦,反而會給健康帶來負擔。
癌癥談治愈不容易,但是卻很簡單,并不是一蹴而成的疾病,在生活中保持好的生活習慣并定期體檢,可以一定程度幫助預防癌癥發生。
參考資料:
[1]《癌癥為什么難以治愈》.中國經營報 2018-11-04
[2]《運動 注意飲食 保持好心態 腫瘤科專家這樣防癌》.浙江日報 2018-08-10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