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數據顯示
乳腺癌已超過肺癌
成為新發病例最多的癌癥
嚴重威脅女性患者生命健康
為了呼吁更多女性朋友呵護乳腺健康
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每年十月被定義為
“粉紅絲帶乳腺癌防治月”
每年十月的第三個星期五為
“粉紅絲帶關愛日”
如何更好遠離“粉紅殺手”
專家表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很關鍵
28歲的王麗(化名)是一家公司的職員,經常加班到晚上10點左右,日常飲食大多點外賣對付。回到家以后,王麗喜歡通過點燒烤、刷抖音放松自己,還經常熬到凌晨1-2點才睡覺。
2個月前,王麗在洗澡時摸到左側乳房有硬塊,自行到藥店買了些消炎藥吃,結果硬塊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在持續長大,觸碰還有疼痛感。最后實在疼痛難忍,王麗才來到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腫瘤中心就診,診斷為乳腺癌早期。在醫生的建議下,王麗接受了保乳根治術,目前正在繼續接受放化療治療。
“飲食不規律、長期熬夜、缺乏鍛煉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腫瘤中心曾曉華主任介紹,乳腺癌的發生是綜合的、多因素影響的結果,目前還沒有發現十分確定的單一的影響因素,但是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女性內分泌紊亂,機體免疫力下降,增加乳腺癌發病風險。
認識“粉紅殺手”
乳腺癌是指發生于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女性占 99%,男性占 1%。乳腺癌細胞可以通過淋巴液或血液向全身播散轉移,最常見轉移至骨、肺、肝、 腦等重要臟器,是危及女性生命健康最常見惡性腫瘤,素有“粉紅殺手”之稱。
相較于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等常見惡性腫瘤,乳腺癌患者的預期生存期較長,可治愈率較高。對于早期診斷并接受正規治療者,5年生存率可達95%以上。但對于初治時已經有遠處轉移的乳腺癌患者,平均生存期僅為2年。因此,越早治療,預后越好。
“粉紅殺手”容易盯上哪些人?
1.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相對容易患乳腺癌。乳腺癌與基因有關,包括家族性,另一種是遺傳性。通過BRCA1/2基因檢測,能夠發現乳腺癌易感基因突變,如果家族人群中,已經有人有BRCA1/2基因突變,那么有必要檢查自己的基因,若自己也存在基因突變,即為乳腺癌高危人群。
2.對于以前做過乳腺手術和病理活檢證實為非典型增生的患者。非典型增生是一種癌前病變,不能達到癌癥的程度,但診斷為非典型增生后患乳腺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5倍。
3.長期接觸輻射的人。如年輕時患有肺結核,經常進行X光檢查或胸部腫瘤放射治療,容易患乳腺癌。
4.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失眠、精神壓力大等,容易導致女性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雌、孕激素不平衡,增加患癌風險。
5.激素水平也與乳腺癌密切相關。由激素水平直接導致的高危因素可以總結為“一早兩晚一長一短”:
一早:月經初潮年齡早(<12歲);
兩晚:絕經年齡晚(大于55歲)、不孕及初次生育年齡晚(大于30歲);
一長:停經后進行雌激素替代療法;
一短:哺乳時間短。
如何進行乳腺癌篩查?
越早發現、越早治療,療效就越好。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乳腺癌的篩查。目前,2022版指南中,推薦一般風險人群這樣進行乳腺癌篩查:
1.20~39歲人群:(1)每月1次乳腺自我檢查。(2)每1~3年1次臨床檢查。
2.40~69歲人群:(1)適合機會性篩查和群體性篩查。(2)每1~2年1次乳腺X線檢查和/或乳腺超聲。(3)對條件不具備的地區或致密型乳腺(腺體為C型或D型),可首選乳腺超聲檢查。(4)每月1次乳腺自我檢查。(5)每年1次臨床檢查。
3.70歲以上人群:(1)機會性篩查(有癥狀或可疑體征時進行影像學檢查)。(2)每月1次乳腺自我檢查。(3)每年1次臨床檢查。
而對于高危人群(有明確的乳腺癌家族史、BRCA1/BRCA2或其他乳腺癌相關基因致病性突變等),要比其他人的篩查年齡提前且頻率增加,建議在18歲時即開始乳房自檢,25周歲后定期進行乳腺檢查。
出現以下癥狀,小心“粉紅殺手”找上門
乳腺癌早期不會出現明顯癥狀,多數是在體格檢查或者體檢時發現乳腺包塊,最終確診為乳腺癌。如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需提高警惕:
(1)惡性的結節,多為單側單發的結節,一般結節邊界不清、質硬、活動度欠佳、長與皮膚粘連、生長速度較快;
(2)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稱為乳頭溢液。單側單孔的血性溢液應進一步檢查,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
(3)乳腺癌引起皮膚改變可出現多種體征,最常見的是出現“酒窩征”,即乳腺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若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則會出現“橘皮樣改變”,即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樣;
(4)若腫瘤位于或接近乳頭深部,可引起乳頭回縮。腫瘤距乳頭較遠,乳腺內的大導管受到侵犯而短縮時,也可引起乳頭回縮或抬高。這些都提示乳腺癌的可能性相對比較大,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發現乳腺結節,如何判斷性質?
一旦發現乳腺結節,都應進一步完善彩超、鉬靶等檢查,以便判斷乳腺結節的性質。
(1)彩超:可以方便快捷的對乳腺腫物進行診斷,可以顯示乳腺的各層結構,腫塊的形態及質地,對腫物的大小、位置、性質做出準確的判斷,并且由于沒有放射性,可以多次重復,適用于各種人群,在各生理時期均可以進行,包括哺乳期以及妊娠期。但超聲對于微小鈣化灶檢出率較低,準確性較低。對于早期病變缺乏大體形態學變化分析時可能會產生漏診。
(2)鉬靶:主要對四十歲以上的非致密性乳腺更有優勢,尤其對于臨床上沒有癥狀的有微小鈣化的早期乳腺癌發現率比較高,適用于早期乳腺癌的篩查,也可以輔助可疑鈣化病灶穿刺活檢。但是在四十歲以前,乳腺組織致密,有些病變難以發現。
(3)MRI:能夠發現十分微小的病變,并對病變的位置以及性質做出準確判斷。磁共振檢查軟組織分辨率高,能三維立體的觀察病灶,可以提供病灶的形態學特征,而且運用動態增強還能夠查看病灶的血流動力學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乳腺疾病的診斷及病灶的檢出率。
以上檢查各有優缺點,相輔相成,所以在這里也需要提醒大家,對于乳腺結節性質的診斷,往往看一次門診或做一次檢查是不夠的,通常需要做一系列檢查來明確診斷。
做到以下幾點,輕松遠離“粉紅殺手”
第一、形成規律、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控制動物脂肪和動物蛋白的攝入量,適當攝取植物性的脂肪,同時也要限制煙熏食品、罐頭食品的攝入,適當增加膳食纖維等,保持身體在合適的體重范圍內;
第二、保持愉悅的心情,堅持適當的運動,通過運動可以控制體重、減肥。另外,通過運動可以使女性維持在合適的激素水平;
第三、避免吸煙和飲酒;
第四、遠離電離輻射;
第五、提倡適齡婚育,提倡母乳喂養。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