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陳盛陽(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
高文斌(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腫瘤內科)
免疫相關性心血管毒性反應,在發病上屬于少見不良反應。但是,其危害性卻十分嚴重,臨床統計表明,其致死率可以高達40%-50%。
對于腫瘤患者而言,腫瘤疾病本身,抗腫瘤疾病治療所涉及的化療藥物、靶向藥物、免疫治療藥物、放射治療等均會引起心血管損害,并引發相關臨床癥狀。不論是何原因導致的心臟損害,由于心臟在機體功能上的重要性,臨床上出現相關不良反應的時候,其診療需要積極進行。
實施心電圖檢查,遠程動態心電圖監護,包括肌酸激酶、肌鈣蛋白等心臟生物標志物的檢查,炎癥性生物標志物的檢查,血沉、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計數,心臟磁共振檢查,超聲心動圖。待臨床癥狀進一步加重時,則需要考慮實施心肌活檢。
心血管系統不良反應主要包括,以心肌炎為主的心肌病變,除此之外還包括心包積液、心律失常、急性冠脈綜合征和瓣膜病變等。一般發生在首次治療后15-30天。由于心臟毒性損害的發生、發展速度,危害的產生緊急,或者呈現爆發性改變。患者會出現胸悶、胸痛、活動時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等表現。部分患者可以在數天或1-2周時間內漸進性、迅速地加重,甚至出現心源性休克或心臟驟停等嚴重的危害性。
在腫瘤患者中,部分患者出現心肌炎相關癥狀的時候,臨床上需要首先詢問患者是否有免疫治療史,以此確定免疫治療相關性心血管損害是否為治療的主要模式。對于可疑或者確診為心臟損害者,需要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治療。立即停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盡早給予甲強龍每日1 g的沖擊治療,大劑量的激素治療持續3-5天直到病情開始好轉后逐漸減量,激素治療的時間一直需要維持到心臟功能基本上恢復到基礎水平。對于24小時以內病情無緩解跡象,可加用人免疫球蛋白,以及抑制作用非常強的抑制劑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或者是英夫利西單抗治療。
對于治療效果不佳,合并有預后較差疾病患者的治療,最佳的治療措施就是提前實施預防措施。尤其是對于那些具有高危風險的人群,此時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可能具有更加實際的意義。計劃應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患者需要排除以下各類患者,如聯合或不聯合其他心臟毒性藥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等蒽環類藥物。出現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其他系統相關毒性,尤其是骨骼肌和神經系統病變者,則特別需要注意是否合并心臟副作用。既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結節病。既往有基礎心臟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化療后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也需特別注意。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