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認為中醫只適合緩解化療并發癥帶來的痛苦,但其實中醫治療可以貫穿癌癥治療的各個階段,是保障患者身體健康的關鍵。今天就給大家講講中醫治療不同時期腸癌的優勢。
早期的腸癌,主要是以將體內邪氣祛除為主。多數屬于濕熱蘊結型。中醫采取清熱利濕、扶正祛邪法,用槐角、地榆、白頭翁、馬齒莧、側柏葉、黃芩、黃柏等能夠清熱祛濕解毒的藥物。
中晚期的腸癌,體內邪氣正盛,正氣偏衰,所以驅邪與扶正的藥物用量應相當。可以適當運用活血祛瘀,驅邪和固養正氣同用。常用藥物有桃仁、紅花、當歸、赤芍、川芎、香附、黃芪等藥。
晚期的腸癌患者,經過長期的癌痛折磨,已經損耗了大量的氣血和正氣,一般情況下氣血虛弱,正氣少,這個時候,需要補充正氣。
中醫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和邪正之間的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癥狀;“論治”,則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對癥用藥,效果一般較好。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