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26歲女性甲狀腺癌患者咨詢:手術后病理診斷為甲狀腺乳頭狀微癌,癌灶0.4*0.4*0.3CM,位于腺內,伴淋巴結1/5枚轉移,復發風險高嗎?出院后怎么治療?
經過評估,該患者為甲狀腺乳頭狀微癌T1N1aM0,復發危險度分層為低危組,復發風險低,術后只須促甲狀腺激素(TSH)抑制治療,將TSH控制在0.5~2.0mU/L左右,且不需要碘-131治療。

分化型甲狀腺癌占甲狀腺癌的95%,包括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絕大多數分化型甲狀腺癌預后較好,經規范治療后可長期生存。
為有效預測甲狀腺癌患者預后、指導個體化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術后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明確指出,須對分化型甲狀腺癌進行術后TNM分期和復發危險度分層。

結合《分化型甲狀腺癌術后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我們看到:
1、分化型甲狀腺癌低危組的TSH抑制治療不宜過低。既往主張對分化型甲狀腺癌進行最大限度抑制治療,將TSH控制極低,隨著對分化型甲狀腺癌特點、TSH抑制治療的認識不斷加深,但2012年開始業內提倡根據不同復發危險度分層設定相應TSH抑制目標,初始復發風險為低危者無需長期、過度抑制TSH,建設控制在0.5~2.0mU/L左右,持續5~10年TSH抑制治療后,可轉為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即TSH不超過正常上限即可。
2、分化型甲狀腺癌低危組無需進行碘-131清甲治療。因為大部分低危或中危伴有低危特性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并不能通過碘-131清甲獲益。當然,個別低危甲癌患者為了便于隨訪檢測及可能發現隱匿轉移灶,強烈要求也可以選擇性行清甲治療。
3、分化型甲狀腺癌低危組無需進行碘-131輔助治療。多項研究表明輔助治療對低危患者不能顯著改善生存率,因此不常規推薦。有高危因素的中危患者可結合患者的意愿及術后的評估情況選擇碘-131輔助治療。對于高危組患者,輔助治療可有效改善生存率,因此常規推薦。
我們臨床醫師應全面綜合分析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的所有信息,準確評估復發危險度分層以指導個體化治療,從而改善患者預后,提高其生活質量。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