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非小細胞肺癌轉化為小細胞肺癌后,如何選擇最佳治療方案?

    肺癌中的非小細胞肺腺癌亞型,有50%的亞裔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變。EGFR靶向藥物從第一代到第三代不斷研發上市,很多患者從中獲益。

    奧希替尼是肺癌EGFR基因突變的第三代靶向藥物,當患者使用前一代藥物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耐藥后,進行基因檢測發現存在EGFR基因的T790M突變,就可以使用奧希替尼治療。由于奧希替尼的優秀療效,目前已逐漸被用于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然而,和所有靶向藥物一樣,奧希替尼也不可避免會耐藥,當第三代靶向藥物耐藥后,患者有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的局面。

    根據研究統計,奧希替尼的耐藥原因有很多,包括依賴EGFR基因的耐藥突變(如C797S突變),以及不依賴EGFR基因的耐藥途徑,比如MET基因擴增,HER2基因擴增。此外,還有3-10%的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會轉化為小細胞肺癌。

    小細胞肺癌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和靶點,當癌癥轉化為小細胞肺癌亞型后,預后往往比較差。那么,對于這部分患者,如果仍然存在EGFR基因的T790M突變,是繼續使用靶向藥物奧希替尼治療,還是使用小細胞肺癌的標準治療,依托泊苷聯合鉑類化療呢?下文的案例可能會給我們一些啟發。

    原發性T790M突變肺腺癌,一線奧希替尼獲益兩年

    2017年5月,一名58歲的女性因左胸痛而入院,通過CT掃描發現肺部和肝臟有多個病灶轉移。2017年6月,患者接受了左下肺楔形切除手術,術后病理顯示為中度分化的腺癌,臨床分期為IV期。

    通過對手術組織樣本進行的基因檢測分析發現,患者的腫瘤存在EGFR基因的L858R點突變(突變豐度高達89.13%),此外還存在EGFR基因的T790M突變(豐度達到89.5%)。

    2017年7月,隨訪的CT檢查發現肺部有多處栗粒性病變,此外肝臟病灶也有進展,更糟糕的是腦部核磁也發現病灶進展(疑似轉移至腦膜),患者的意識開始出現了障礙。

    2017年7月21日,患者開始每天服用奧希替尼80毫克,治療期間雙肺病灶顯著縮小,肝臟的轉移灶完全消失了。腦部病灶也逐漸縮小,患者逐漸恢復了意識。臨床評估為部分緩解。

    2019年6月,CT掃描顯示患者左側胸膜腫瘤進展,出現了左側胸痛,同時在肝臟、骨、胰腺和左腎上腺發現了新的腫瘤病灶。患者一線治療使用奧希替尼的無進展生存時間達到了24個月后,病情出現進展。

    圖1. 不同治療階段的臟器的影像學檢查結果

    轉化成小細胞肺癌,使用標準化療

    病情進展后,對患者的左側胸膜進行了活檢穿刺,病理學評估發現轉化為了小細胞肺癌。

    2019年6月,患者開始按照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式治療,使用兩個周期的依托泊苷和順鉑后,觀察了異質性的治療應答。左側胸膜有腫瘤病灶減小,但也有病灶變大了。對這個增大的病灶再次活檢并進行了基因測序,結果發現也轉化為了小細胞肺癌,但是基因測序又一次發現了EGFR基因突變(L858R和T790M同時存在),還伴隨有EGFR基因擴增,RB1基因缺失等變異。

    檢出T790M突變,繼續用奧希替尼

    鑒于上述情況,醫生為患者調整了治療措施,在2019年8月到2019年11月期間,將治療小細胞肺癌的EP化療和奧希替尼聯合使用。四個治療周期后,胸膜病灶縮小,肝臟病灶減少,胰腺和左腎上腺病灶穩定。臨床評估為部分緩解。

    2019年12月,患者接受了奧希替尼和安羅替尼的聯合治療,再次獲得了部分緩解(PR)長達四個月時間。

    2020年3月,患者的肝臟、胸壁出現了新的病灶。對新病灶穿刺活檢發現,病理仍為小細胞肺癌,基因檢測還是EGFR的L858R和T790M突變。但是此時患者已經不能耐受化療了,為此給予奧希替尼姑息治療。一個月后患者離世,總生存期為35個月。

    圖2. 治療的時間表摘要

    啟示

    文中的患者在一線使用奧希替尼耐藥后,轉化為小細胞肺癌,這或許是影響后期獲益的主要原因。我們回顧患者的治療歷程,提出一些思考:

    1. 患者在奧希替尼靶向治療期間,是否應該提前考慮靶向藥物的耐藥問題?在體質較好時通過適度的穿插化療,有可能會消滅處于萌芽狀態的耐藥癌細胞,延緩耐藥時間。
    2. 當出現小細胞肺癌亞型轉化時,治療已經比較被動。那么是否可以嘗試免疫治療,比如依托泊苷聯合順鉑,再加上PD-L1抑制劑,或者參加TILS腫瘤浸潤淋巴細胞臨床試驗,這些會不會帶來意外之喜?

    腫瘤的治療,是將所有可用的藥物和措施合理地規劃和使用,這是非常重要的。歡迎大家關注癌度公眾號,添加癌度醫學加入病友群,與相似病友交流溝通。

    參考文獻:Xiuwen Wang, et al., Reuse of osimertinib after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ansformation in lung adenocarcinoma with de-nov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790M mutation: case report, Anticancer Drugs. 2022 Oct 6.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