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發病率在不斷地升高,人人談癌變色,癌癥已經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體檢篩查癌癥是一種很好的策略,可能能夠更早期發現癌癥并增加治愈率。但是癌癥種類繁多,哪些癌癥需要篩查?如何篩查?什么年齡需要開始篩查?
很多民眾想體檢篩查癌癥,但這些知識非常雜亂,經常看的一頭霧水,不知該如何做,甚至醫生講的也互不相同。體檢篩查癌癥的確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相關指南的推薦很多且各有不同。因此,我總結癌癥篩查相關知識,并嘗試簡化國內外的各篩查指南,同時結合個人的臨床經驗,撰寫本文,寫出我認為最可行的檢驗和檢查項目,給大家做個參考,這也是我會推薦給家人的體檢方案。
(注:關于體檢癌癥篩查的內容太多,前面也提到了各指南推薦的也不盡相同,這篇總結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此外,篩查還有很多復雜的理念和統計學知識,很多東西可能沒法解釋給各位讀者,我只講簡單易理解的。)
本文分成三部分講解。
第一部分:體檢篩查癌癥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體檢篩查癌癥有其科學依據,但并不是強制行為,而是由大家自行決定是否進行。體檢篩查癌癥的基本原則如下:
1. 終生患癌風險越高的人,越需要進行體檢篩查惡性腫瘤。
2. 體檢篩查的檢查方式應盡可能無創并減少輻射,以減少對體檢者造成損傷。
3. 體檢篩查不同的癌癥通常有推薦的年齡范圍,年齡太小或太大,篩查獲益就進行性下降。
4. 體檢篩查對不同種類的癌癥有針對性的篩查手段,不建議過度篩查。
5. 體檢篩查癌癥通常只針對發病率高的癌癥種類,對于發病率低的癌癥類型,通常不需要篩查。
6. 體檢篩查盡量在專業機構進行。因為體檢的效力和醫生水平、責任心明確相關。比如同一個早期胃癌,有的醫生做完胃鏡未發現異常,有的醫生就可以準確識別。比如乳腺B超,有的醫生會遺漏掉乳腺2cm的結節,有的醫生則可以分辨出2-3mm的乳腺結節。
第二部分:哪些人更需要篩查癌癥?何時開始體檢篩查癌癥? 何時考慮停止篩查癌癥?
1.哪些人更需要篩查癌癥?
攜帶遺傳的致癌基因突變的人患癌風險最高,體檢篩查策略是依據不同的類型區分,很復雜,需要專業醫生專門制定,本文不討論。我之前寫過文章《什么樣的人最容易罹患癌癥和最需要體檢篩查癌癥?何時開始體檢篩查癌癥?》,文中我把每個人可能罹患癌癥的風險從高到低粗略地歸為四類,風險等級越高的人越需要體檢篩查癌癥。
2. 何時開始體檢篩查癌癥
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人,體檢篩查癌癥的初始時間和癌癥類型相關,通常是40-50歲開始。這也符合真實情況,因為癌癥的發病年齡高峰是60-75歲,大多數指南都建議在此之前10-20年開始篩查,也就是40-50歲開始篩查(注:宮頸癌除外,宮頸癌要求篩查的時間要早很多,一般25-30歲開始)。
不同癌癥的篩查時間點記起來太復雜,可以考慮采用一種更簡單的方法來判斷何時應該開始篩查癌癥:
在現實生活中,無論國內外,很少人嚴格參照指南推薦的體檢篩查方式,只是用于參考,實際上取決于每個人自身的意愿。每個人可以依據自己情況的不同,決定從何時開始體檢篩查癌癥。
如果具有多種癌癥高危因素的人,那么就建議積極篩查,比如40-50歲開始進行。
如果具有的癌癥高危因素很少甚至幾乎沒有高危因素的人,那么可以考慮50-60歲再進行篩查(宮頸癌除外)。比如,我不吸煙不飲酒目前也規律鍛煉,所以打算50歲之后開始進行體檢篩查癌癥。
3. 何時考慮停止篩查癌癥?
指南推薦的大多數癌癥,75-80歲即可考慮停止篩查,因為年齡越大,篩查的意義越小。原則是這樣,如果是體力很好很健康的,預計壽命很長,比如超過100歲,那么篩查可以考慮延長到85甚至90歲,反之如果體力不好健康狀況不佳,也可以適當提前。
第三部分:如果確定要篩查癌癥,需要做哪些檢驗檢查?
這部分我分成了三個版本。每種癌癥依據個體不同風險、推薦的從不同時間點開始的不同篩查間隔和篩查方式我無法一一列出,因為那樣實在過于復雜和繁瑣,我自己都能難讀下去,所以我做了簡化歸納成以下一些建議。
(再次聲明:這只是我的個人總結和建議,羅列了用于體檢篩查癌癥可能有效的檢驗檢查,供讀者選擇,以下所有的分類推薦項目,讀者可以任意增減或者自行組合,取決于自身意愿。目前體檢不是強制行為,我的建議也僅作參考。)
1
1.基礎版
這是相對最重要的、最能證實能有效篩查癌癥,同時也是花費最低的版本。
男性:
檢驗:腫瘤標記物:PSA,便常規+潛血。
檢查: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前列腺B超、腸鏡。
女性:
檢驗:腫瘤標記物:可不查,便常規+潛血。
檢查: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乳腺B超或鉬靶、腸鏡、宮頸癌篩查(25-30歲開始,5-10年一次HPV DNA 檢測)
胃鏡在風險高時再考慮進行(不分男女)。
除了癌癥篩查體檢,可以考慮再聯合一些簡單體檢措施:體格檢查、血壓、血常規,最簡單的肝腎功能血脂電解質和葡萄糖、尿常規、心電圖。(肝腎功能血脂電解質血糖的檢測,有時也叫生化檢測,價格有100左右到300元左右不等。)
綜合以上項目,就是我個人推薦的最基礎的體檢篩查套餐,優勢是簡單和花費低,性價比最高,如果不做胃腸鏡,通常不會超過1000元。(即使是基礎版,也只是供參考,讀者可以選擇其中的部分項目進行,比如腸鏡和胃鏡,選擇做或不做,都可以。)
2
2.普通版
在基礎版上增加項目,涵蓋那些可能輕微獲益的篩查項目。
男性:
檢驗:腫瘤標記物:PSA、CEA、CA19-9、AFP,便常規及潛血。
檢查: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甲狀腺B超,前列腺B超、腸鏡。
女性:
檢驗:腫瘤標記物:CA125、CEA、CA19-9、AFP,便常規及潛血。
檢查: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乳腺B超或鉬靶、甲狀腺B超、經陰道婦科超聲、腸鏡、宮頸癌篩查(25-30歲開始,5-10年一次HPV DNA 檢測)
胃鏡在風險高時再考慮進行(不分男女)。
除了癌癥篩查體檢,可以加的體檢措施:體格檢查、血壓、血常規,肝腎功能血脂電解質和血糖、尿常規、心電圖、頸動脈超聲,心臟超聲。
綜合以上項目,可以成為普通版的體檢篩查套餐,花費也不高。
3
3.土豪版
這個版本檢查的項目會更全面,花費也是最高的。
男性:
檢驗:腫瘤標記物:PSA、CEA、CA19-9、AFP,便常規及潛血,糞便DNA檢測。
檢查: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甲狀腺B超、淺表淋巴結彩超、前列腺B超、腸鏡、腹部核磁、 盆腔核磁、頭顱核磁。
女性:
檢驗:腫瘤標記物:CA125、CEA、CA19-9、AFP,便常規及潛血,糞便DNA檢測。
檢查:胸部CT、腹部B超(肝膽胰脾腎)、乳腺B超或鉬靶或乳腺核磁、甲狀腺B超、淺表淋巴結彩超、經陰道婦科超聲、腸鏡,宮頸癌篩查(25-30歲開始,5-10年一次HPV DNA 檢測)、腹部核磁、 盆腔核磁、頭顱核磁。
基因檢測:家族胚系突變基因檢查(不分男女)。
胃鏡在風險高時再考慮進行(不分男女)。
既然是土豪版,除了癌癥篩查體檢,普通體檢也可以多做,在此不羅列。土豪版的核心是篩查體檢的方式可以多,但盡量無創和減少輻射。因此除非特殊情況,常規不建議做增強CT和PET-CT,盡量找經驗豐富的醫生,采用B超和核磁這類對身體無害、更安全的方式進行篩查。(但注意,核磁也可能導致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需要仔細鑒別結果)
補充兩點建議:
1. 國人的牙周炎發生率太高,導致口腔條件非常差,經常導致牙齒松動和脫落,一次洗牙就可能讓口腔狀況能有好轉。我建議大家可以考慮定期洗牙,洗牙很可能比體檢篩查更獲益。因為我曾寫過我后悔的事之一,沒有讓父母定期洗牙。洗牙雖然不能預防癌癥,但是洗牙從長遠看對生活質量的提升更高。當然,有條件體檢和洗牙完全都可以進行。
2.體檢篩查存在的問題:過度診斷、假陽性、假陰性、檢查帶來的傷害(如胃鏡或腸鏡帶來的潛在風險)。因此體檢爭取要規范進行,結果也要認真解讀。
此外,目前有很多研究在探索更好的早期篩查癌癥的方式,比如Multicancer early detection (MCED)等項目 ,希望將來研究成功,使得絕大多數癌癥患者都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