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是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但在我國,不吸煙的人群,特別是女性,患肺癌也特別多,這是為什么呢?空氣污染?廚房油煙?看看科學界最新的研究怎么說。
空氣污染和肺癌
空氣污染會引起各種健康問題,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臟病和癡呆等。許多證據顯示,空氣污染也和癌癥有關。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空氣污染,特別是空氣中的顆粒物,列為人類致癌物。
空氣污染導致各種健康問題,來源攝圖網
空氣污染如何導致從未吸煙的人患肺癌呢?許多致癌的環境因素,比如紫外線和煙草煙霧,能直接對DNA的結構造成損傷,產生基因突變,日積月累,導致癌癥的發生。不過科學家們還不知道空氣污染具體是如何導致癌癥發生的。
來自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者們從空氣污染物中的PM2.5顆粒物著手,探索了這一問題,在最近的歐洲腫瘤學會上,他們展示了目前的結果1。
PM2.5:可入肺顆粒物
提起PM2.5,大家可能不陌生。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直觀一點說,它們的直徑只有人的頭發絲粗細的3%左右。因為體積小,我們的鼻子擋不住,它們會一路下行,進入支氣管和肺泡。因此PM2.5也被稱為可入肺顆粒物。
研究者認為,PM2.5會在肺部引起炎癥,炎癥喚醒了肺部通常不活躍的細胞,這些細胞帶有致癌突變。致癌突變和炎癥的結合可以引發這些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形成腫瘤。
PM2.5越高,EGFR突變肺癌越多
不止在亞洲,在英國,不吸煙的人群患上肺癌的也不少,據統計,在英國每年估計有6000 名從未吸煙的人死于肺癌。
研究者們收集了來自英國和亞洲國家的40多萬人的數據,比較了不同PM2.5污染水平地區的EGFR突變肺癌的比例。之所以要著重研究EGFR突變的肺癌,是因為EGFR突變通常出現在從未吸煙的患者的肺癌中。
他們發現,生活在PM2.5污染水平較高地區的人群,患 EGFR突變肺癌的比例較高。患間皮瘤以及口腔和咽喉癌的比例也較高。
PM2.5數值影響人民健康,來源攝圖網
為了驗證PM2.5能引發炎癥、激活攜帶致癌突變的休眠細胞、進而導致癌癥這一假設,研究者將帶有EGFR突變細胞的小鼠暴露在通常城市中的空氣污染濃度下,他們發現,暴露的小鼠比未暴露的小鼠更容易患肺癌。
具有致癌突變的細胞會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而自然積累,但它們通常是不活躍的。如果這一小鼠實驗的結果能推及到人體,這就意味著,空氣污染能“喚醒”肺部的這些細胞,導致它們開始生長,并且可能形成腫瘤。
如何減少和PM2.5的親密接觸?
目前幾乎全球人口(99%)呼吸的空氣都沒有達到世衛組織空氣質量指南水準,空氣中的PM2.5濃度超標可謂是困擾全人類的難題。僅在2019年,全世界就約有30萬例肺癌死亡是由于接觸PM2.5造成的。
要治理PM2.5,最主要還是得依靠全球各國政府的重視,改善能源消耗結構,控制污染排放。
作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什么來減少和PM2.5的親密接觸呢?
- 當空氣PM2.5濃度超標時,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在室內適當關閉門窗。
- 戴口罩可以阻擋一部分的PM2.5,即使是普通醫用口罩也能起一定的阻擋作用。
- 注意廚房油煙的危害。亞洲的油炸、煎炒等烹飪方式常常會產生大量廚房油煙。有研究顯示,廚房油煙也有可能增加從未吸煙人群的患肺癌的風險。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我國有大量不抽煙的女性患肺癌,畢竟通常在廚房操勞的大多都是女性。注意廚房通風,使用抽油煙機,調整烹飪方式,少用油炸煎炒,多用焯煮燉等不產生油煙等方式。
參考文獻:Gourd, E. New evidence that air pollution contributes substantially to lung cancer. The Lancet Oncology 0, (2022).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