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疑惑這兩個問題,現在癌癥發病率這么高,幾乎每個人都害怕罹患癌癥,希望盡可能避免,或者及時的早期發現癌癥爭取治愈。但是自己和家人到底要不要進行體檢篩查癌癥,應該什么時候開始篩查? 各大網絡和各個醫生都說法不一,讓人困擾。本文簡要回答了這兩個問題。
很顯然,最容易罹患癌癥的人就是最需要進行體檢篩查的人,這個道理很簡單。
第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人最容易罹患癌癥,也意味著最需要體檢篩查癌癥?
是那些長期抽煙、大量喝酒、肥胖、喜歡不健康飲食、罹患乙肝病毒的人么?其實并不是。
我們可以粗略的把罹患癌癥的風險歸為4類,第一類風險最高,最后一類風險最低。其實上一篇寫的安吉麗娜.朱莉的文章已經明確的指出了什么樣的人最容易罹患癌癥,如下所示:
第一類患癌風險最高的人群是:攜帶遺傳的致癌基因突變的人。
所有的癌癥都是先天因素(基因)和后天因素(環境致癌)共同導致。很不幸的是,確實有一小部分人群(在癌癥患者中整體比例低于1%),是由于明確的攜帶遺傳的致癌基因突變所致。我寫過,無論怎么保持生活方式健康,無論怎么運動和注意飲食、不吸煙不飲酒,一生之中罹患特定癌癥的風險非常高,有的甚至可以高達80%。
攜帶遺傳的致癌基因突變很容易導致罹患特定的惡性腫瘤。BRCA1的基因突變導致乳腺癌和卵巢癌顯著升高,CDH1的基因突變引起胃癌和特殊乳腺癌,攜帶MMR致病基因突變的林奇綜合征容易罹患腸癌、子宮內膜癌、胃癌等類型。除此之外,還有多個遺傳基因突變可以導致,但通常很罕見。
因為這部分人群的患癌風險很高并且經常年輕時就發生,所以有各自特殊的醫學篩查和診療措施,并不需要套用常規體檢篩查癌癥的方案,而是更為激進。比如確定的林奇綜合征,因為腸癌的風險很高,因此建議20-25歲就開始行腸鏡篩查,每1-2年就需要檢查一次。遠比普通人篩查腸癌要更早和更頻繁的多。
所以,這類人群需要看專業醫生,分別制定不同的篩查和診療方案,比較復雜,科普無法寫清楚。
第二類患癌風險較高的人群是: 有多個致癌風險因素的人。
很多因素可以導致癌癥發病率升高,既往已經羅列過數十個。每個因素的重要性并不一致,有的和癌癥相關性很明顯,比如家族遺傳風險、長期大量吸煙、乙肝病毒感染、大量飲酒等,有的相關性較小,比如空氣污染和多吃紅肉。
注意:這里指的家族遺傳風險已經排除了第一類情況的攜帶遺傳的致癌基因突變,也就是家族里的親屬一位或多位患癌,但并不是因為明確的致癌基因突變導致,這種情況依然會出現癌癥風險的升高,但沒有第一類這么高。通常親屬中患癌人數越多,個體的風險越高。
這些因素很難進行量化研究,但通常來說,這些因素接觸的越多和越久,患癌風險就越高,尤其是家族遺傳風險和吸煙、乙肝病毒感染。
第三類患癌風險較低的人群是:致癌因素較少且程度輕的人。
這些人群和第二類其實沒有明顯界限,通常接觸的致癌因素更少,程度更輕。比如即使也吸煙飲酒,但吸煙每天就2-3根,吸了10余年,這相比每天2包連續20年的吸煙者,風險要低的多。少量飲用啤酒的致癌風險也比每日一斤白酒的人要低很多,不能相提并論。
第四類患癌風險最低的人群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極少接觸致癌因素的人。
這部分人通常很關注健康,表現的非常好,既沒有任何癌癥家族史。也沒有任何不良的惡習。
從不吸煙;不飲酒;沒有罹患任何致癌病毒或細菌的感染;非常注意飲食健康: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很少吃高脂飲食和紅肉、油炸燒烤食品,從不吃發霉食品;每日堅持運動鍛煉至少半小時以上;體重控制良好;甚至霧霾天出去都必備防霾口罩。
這類人群的患癌風險是最低的,很可能低于10%甚至5%。(但這類人群反而經常更熱衷于健康體檢和癌癥篩查)
記住:罹患癌癥風險越低,越相對越不需要體檢篩查,因為體檢帶來的獲益越低,反之,就越建議進行體檢篩查癌癥。所以,每個人可以嘗試初步評估自己的罹患癌癥的風險高不高,再依據自身意愿決定是否進行。
第二個問題:何時建議開始體檢篩查癌癥?
這分為三個要點:
第一點:第一類攜帶遺傳的致癌基因突變的人風險最高,怎么體檢篩查是依據不同的類型區分,很復雜,需要專業醫生專門制定,本文不討論。
第二點:目前常規推薦的針對大多數普通人的體檢篩查時間如下:
1、 前列腺癌的PSA檢測,75歲以上就不建議體檢篩查。(初始開始篩查的年齡依據不同的風險,推薦的是40-50歲之間,到75歲截止)。
2、 胸部低劑量CT推薦的篩查肺癌的年齡是50-80歲,80歲以上就不建議。
3、 結腸鏡一般在40歲-75到85歲,注意,75歲以上體檢篩查腸癌的獲益就顯著下降,85歲以上就幾乎沒有意義或者獲益非常之低。
4、 乳腺癌的篩查推薦通常是40-75歲。(國內部分學者認為中國乳腺癌患者的年輕比例更高,應當更早的開始篩查乳腺癌)
注意,以上僅僅只是指南推薦篩查的方案之一,屬于參考。這不是強制標準,愿不愿意篩查都是由體檢者本人自己決定。而且確實相對很復雜,有時候各個指南推薦開始體檢篩查的時間并不相同。
第三點:簡化后的做法。
在現實生活中,無論國內外,幾乎沒有人嚴格參照指南推薦的體檢篩查方式,只是用于參考,實際上取決于每個人自身的意愿。
上述的篩查時間點記起來太復雜,可以考慮采用一種更簡單的方法來判斷何時應該開始篩查癌癥:癌癥的發病年齡高峰是60-75歲,大多數指南都建議在此之前10-20年開始篩查(也就是40-50歲)。
那么每個人就可以看自己情況的不同,決定從何時開始體檢篩查癌癥,如果是第二類風險高的,有多種罹患癌癥高危因素的,那么就建議提前篩查,比如40-50歲。相反的,越接近第4類的人群,罹患癌癥的風險越低,可以考慮50歲甚至更晚進行篩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