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
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孩兒參的塊根。全國各地都有栽培,主要產于貴州、福建、安徽、山東等地。夏季莖葉大部分枯萎時采挖,洗凈,除去須根,置沸水中略燙后曬干或直接曬干,生用。
【別名】孩兒參,童參,雙批七,四葉參,米參。
【性味】甘、微苦,平。
【歸經】脾經、肺經。
【功效】補氣生津。
【應用】
- 腫瘤治療
本品補氣生津作用均弱于人參、黨參,但性質平和,適于長期應用,尤其適用于正氣虧虛不明顯者,常與解毒化瘀散結藥同用,如石見穿、蛇六谷、蛇莓、蜂房、重樓、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穿山甲、地鱉蟲等;對于正氣虧虛較明顯者,在辨證的基礎上常配伍黃芪、白術、菟絲子、肉蓯蓉、麥冬、山萸肉等扶正類藥物。
用于腫瘤術后患者,本品多配伍健脾理氣之品以促進術后恢復,如山藥、蓮肉、白術、陳皮、茯苓、薏苡仁等。
用于放療及化療患者,本品常配伍健脾和胃、益氣養血藥物以減輕放化療反應,如橘皮、竹茹、生姜、茯苓、谷芽、麥芽、熟地黃、制首烏等。
- 其他應用
(1)脾氣虛弱、胃陰不足所致的食少體倦:本品能益氣健脾、養胃生津,常配伍山藥、石斛同用。
(2)氣虛津傷所致的肺虛燥咳:本品能益氣生津,治肺虛燥咳,常配伍北沙參、麥冬、天冬、百合、蘆根等。
(3)氣陰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本品益氣養陰,治療心悸失眠,常配伍酸棗仁、五味子。
【使用注意】反藜蘆。表實邪盛者不宜用。
【文獻論述】
《本草再新》:治氣虛肺燥,補脾土,消水腫,化痰止渴。
《中藥志》:治肺虛咳嗽,脾虛泄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