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5歲。
病史:患者為右肺低分化腺癌術后2月余,腫瘤大小 4cm x 3cm,縱隔淋巴結(4/12),分期為12N2M0。曾應用紫杉醇聯合順鉑方案(TP 方茶)化療2周期,化療期間出現III度骨髓抑制和 III 度胃防道反應。化療后復查胸部CT提示右下肺門稍大,縱隔淋巴結無腫大,腫瘤標志物正常。為行第3周期化療來診但患者對化療引起的毒副反應心有余悸。
刻下:輕咳,疼多色白,乏力明顯,惡心明顯,時有嘔吐,每日散步1千米,活動后乏力加重,納少.二便尚調,無發熱,余無明顯自覺癥狀。舌質紅苔薄黃,脈沉細。
辨證:肺脾氣虛,胃氣上逆。
立法:補益肺脾,理氣降逆。
處方:
黃芪 枸杞子 雞內金 旋覆花
太子參 浙貝母 甘草 代赭石
雞血藤 焦三仙 菟絲子 女貞子
砂仁 木香
日1劑,水煎服。
服藥14劑,每日1劑,二診癥見乏力減輕,惡心嘔吐末作,能散步3千米,仍咳,痰白色量減少。守方加紫苑 、款冬花,繼服14劑。化療期間出現II度骨髓抑制,I度胃腸道反應,化療耐受性明顯加強。三診癥見咳輕,痰減,繼以上方加減服用3月余,化療順利進行,未出現特殊不適。
在肺癌辨治思路方面,緊抓“內虛學說”的核心思想,將“虛、痰、瘀、毒”四大基本病機貫徹于肺癌診治整體過程中。本案為肺癌術后輔助化療中,應屬疾病早中期,基本病機以虛為主,復加手術、化療大傷正氣,因此病機因素當以虛為本,病性屬虛,病位為肺脾,涉及肝腎。
立法處方方面,我認為術后正氣大虛,補益重點在于益氣養血,補益肺脾;而復加化療后骨髓抑制,病機乃屬脾腎不足,病位涉及脾腎,用藥重點顧及補益脾腎;而惡心、嘔吐等化療所致消化系統癥狀,乃為胃氣上逆,氣機調暢失常所致。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