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致癌物?除了日常生活中我們所熟知的腌制食品之外,還有哪些食物含有較高致癌物?
什么是致癌物?
致癌物質是來源于自然和人為環境、在一定條件下能誘發人類和動物癌癥的物質。
目前最為權威的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會根據致癌物的性質從強到弱分出: 1 類、2A 類、2B 類(別笑)、3 類和 4 類致癌物。
1類:致癌性明確,有強有力的證據;
2A類:對人類致癌證據還比較少,但有較強的證據顯示對人體有相似的致癌機制;
2B類:致癌可能性比較低,致癌機制證據還比較少;
3類:目前尚無足夠證據確定是否致癌;
4類:非致癌。
由此看來,大家需要重點記住的是 1 類和 2A 類致癌物。
1類有明確的致癌性。酒精:研究數據表明,大量飲酒的受試者(每天大于3次)相比于不飲酒的人,更容易罹患5種癌癥:上消化道/呼吸道癌癥、肺癌、女性乳腺癌、結直腸腫瘤以及黑色素瘤。2014年世界癌癥報告中統計顯示——每30個癌癥死亡患者中就有一個是酒精造成的。
那些嗜酒成狂的小伙伴是不是該減!飲!了!
加工肉:也就是經過熏制、腌制、風干等方式處理的肉類,包括肉干、火腿、肉罐頭、臘肉臘魚等。有充分證據表明,食用加工肉制品會導致結腸癌、胰腺癌、胃癌。每天吃 50 克的加工肉制品,患結腸癌的風險會增加 18%。
中式咸魚:咸魚是魚經過高濃度的鹽腌制的產物,中式咸魚有脫水的步驟,在這個過程中
會生成一些亞硝基化合物。這些亞硝基化合物,在體外實驗中顯示了致癌性。
除此之外,香煙也是1級致癌物之一!研究指出,香煙中含有4000多種化學毒物,其中約有40種化學致癌物。例如,香煙在吸煙燃燒過程中生成的多環芳烴苯并(a)芘以及多種亞硝胺等化學致癌物。
2類致癌可能性較高。紅肉:就是咱們平常吃的多數「四條腿」動物的肉,比如牛、羊、豬肉,雖然熟了以后變暗,但它們在生的狀態下顏色發紅。
實驗表明,無論以何種方式烹飪,紅肉和加工肉制品中的鐵元素都是導致其可能引發結直腸癌的首要因素,有明確的證據表明鐵元素會氧化食物中的脂類并形成有害的烯醛,這類物質進入人體后可攻擊結直腸上皮細胞。
難道現在開始要禁止食用這些美味的食物了?
不不不,小伙伴們先別驚慌,致癌物的致癌能力與劑量密切相關。癌癥的發生,往往是多種致癌因素長期積累的結果。其實,只要注意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我們還是可以很愉快地吃肉、喝酒。酒雖醇、肉再香,可別貪多哦!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