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癌癥是絕癥,在古代衛生條件不好,癌癥確實是非常危險的,不容易發現也不容易治療。但是現代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癌癥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療。
有哪些疾病在古代是“絕癥”呢?今天就來講講中醫的“四大絕癥”。
中醫所謂的“四大絕癥”就是“風、癆、臌、膈”四種疾病。
“風”就是中風,也就是現在的腦梗或者腦出血。中風在現代也是非常兇險的疾病,發病急促,搶救不及時會有生命危險。在古代搶救措施缺乏,有經驗的醫生也很少,很容易造成人員傷亡。
“癆”就是肺癆,也就是現代的肺結核。現在我們都知道肺結核是傳染病,古人其實也認識到了這一點,認為肺癆是感受“癆蟲”引起的,把肺癆也叫“肺蟲病”。但是古代缺乏特效的抗結核藥物,肺癆的整體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到了現代,肺結核的發病率仍然居高不下,隨著結核菌的耐藥性不斷增加,現代診療體系也面臨著考驗。
“臌”就是鼓脹,是肝病后期發生的一種病癥,大致相當于現代的肝硬化腹水,或者惡性腫瘤所致腹水。無論是肝硬化腹水,還是惡性腫瘤所致腹水,都是疾病晚期的一種表現,在現代也屬于疑難雜癥,是預后比較差的疾病類型。
“膈”就是噎膈,大致相當于現代的食管癌、賁門癌。中醫的病名許多都是根據癥狀來命名的,噎是指吞咽時哽噎不順,膈是指飲食格拒不入,或食人即吐。這兩種表現正好是食管癌、賁門癌的主要癥狀。食管癌和賁門癌屬于惡性腫瘤,預后是比較差的,尤其在古代缺醫少藥的情況下,病人很少能夠早期發現并治療的。
中醫所謂的“四大絕癥”并不是說得了就治不了了,而是說以當時的醫療條件,這些疾病治療起來比較困難,也很難治愈。“四大絕癥”的叫法其實是不對的,正確的叫法應該是“四大頑癥”。其實就拿現代來說,尚有許多疾病不容易治療。例如癌癥,治療起來比較困難,但是并不是不能治,很多患者經過治療之后可以得到緩解,甚至可以治愈。
“四大絕癥”雖然不容易治療,但是經過數千年的研究,中醫對這些疾病也有一些獨特的認識和治療方法。
中醫雖然在中風急救上存在欠缺,但是在中風后遺癥的治療上有優勢。中醫采用中藥、針灸、拔罐、推拿等方式,可以有效緩解病人痛苦,促進機體功能的恢復。例如原本行動不便、言語不利的患者,可以通過中醫的治療恢復一部分肢體和語言能力。
中醫將肺癆歸類于“虛勞”、“虛損”一類病證中,認為肺癆的出現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感受癆蟲,一個是正氣虛損。中醫常用補虛培元的方法來緩解患者的不適癥狀,中藥里有一些藥物也有抗癆殺蟲的作用。
臌脹是疾病后期的一種表現,中醫認為臌脹具有本虛標實,虛實并見的特點,治療上采取攻補兼施的方法,既扶助正氣,又消減腹水。中醫治療腹水療效比較持久,腹水消減之后可以 長時間不復發。
噎膈至今仍是難治性疾病,若治療不及時,可以很快致人死亡。中醫治療噎膈,前期以行氣開郁,化痰消瘀為主,后期重在扶正,輔以祛邪。在噎膈的治療中,保護胃氣是十分重要的,若胃氣不存,則藥石無用。尤其是現代,在中醫配合西醫治療時,要明白西醫治療是以攻邪為主的,會對人體正氣造成打擊,損傷脾胃,所以更要顧護胃氣,讓患者平穩度過治療。
其實所謂的“絕癥”并不是絕癥,隨著醫學的發展,許多以往認為的不治之癥都已經被治愈。現代的所謂絕癥也并不是沒辦法治療,我們認為的很多絕癥,現在也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所以我們不要聽到“絕癥”這兩個字就害怕了,以現在的醫療技術來說,想治好可能不容易,但是想死也沒那么容易。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