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是一位老患者了,2018年醫院體檢查出了肺腺癌3期,比較幸運的是有ALK基因突變,所以手術后一直在吃靶向藥控制,平時也能正常生活,還幫著兒媳婦帶孩子,本來以為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結果2021年3月份,身體有些不舒服,去當地醫院復查,老黃的甲胎蛋白數值150、癌胚抗原數值正常,CT結果顯示正常,醫生認為再等等看,老黃不放心,又跑去了省腫瘤,檢測甲胎蛋白數值360,癌胚抗原數值150,老黃覺得很疑惑,為啥兩邊腫瘤標志物檢測不一樣,不知道該聽誰的,就這樣在猶豫中耽誤了十多天,后來還是省腫瘤醫院的一個專家說不放心就做個PET-CT吧,結果老黃在檢測中找到了肝臟的轉移病灶,萬幸屬于單發病灶、還比較小,后做了一次射波消融,目前正在康復中。
老黃之所以躲過復發轉移致死的魔咒,純屬運氣好,做了一次PET-CT,反而是腫瘤標志物的檢查給他造成了困擾!那什么是腫瘤標志物?為什么醫院都要做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呢?腫瘤標志物檢測為啥會給老黃造成困擾?今天我們一次性說個清楚。
一、什么是腫瘤標志物呢?
人體是由無數個細胞組成的,細胞的生長、代謝會排泄出很多的廢物,這些廢物會進入體液、血液,最終被人體代謝掉。癌細胞同樣也是細胞,它在生長代謝的過程中同樣會排泄諸如特殊蛋白、酵素、荷爾蒙等廢物,這些廢物進入血液、體液中,就會引起相應的廢物堆積,而現代醫學通過檢測血液中癌細胞代謝的廢物數值,就可以判斷出癌細胞的活躍程度,因為代謝的廢物越多,自然表明癌細胞越多,這可能就是癌癥誕生或復發!
二、腫瘤標志物檢測都有哪些呢?
因為癌細胞特異性很強,所以不同分子分型的癌細胞可能代謝的產物也不太一樣,這就導致腫瘤標志物非常多了,不同的腫瘤標志物對應不同的腫瘤,那么,是不是在做檢查時要把所有的腫瘤標志物都做一遍呢?其實也不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不論是什么癌癥,但凡去復查腫瘤標志物時,必不可少的兩個檢查是CEA、AFP,一個是癌胚抗原、一個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可以說是腫瘤標志物的基礎了,基本上發生消化系統癌癥(大腸、胃、胰腺、肝、膽管等癌癥)、肺癌、甲狀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時,可能會引起相應的升高,因為對多種腫瘤都有指向性,所以具有廣譜篩查的作用,因此屬于必查檢測。
甲胎蛋白是專門針對肝細胞癌的特異性指標,靈敏度較高,再加上很多腫瘤都會發生肝轉移,所以AFP同樣屬于必查檢測。
除了這兩項之外,可以根據所患腫瘤的部位選擇對應的腫瘤標志物;比如消化道腫瘤,可以選擇CA125、CA19-9;如果是婦科腫瘤,可以選擇CA125、CA15-3;如果是肺癌,可以選擇Pro-GRP;如果是前列腺癌,可以選擇PSA。
三、腫瘤標志物百分百準確嗎?
雖然每次復查時都要檢測腫瘤標志物,但為啥還是有很多患者腫瘤都復發、轉移、擴散了,腫瘤標志物依然正常?一個殘酷的現實是,腫瘤標志物僅僅對30%的人群有效,也就是說有70%的腫瘤患者是檢測不出腫瘤標志物異常的!
更關鍵的是很多良性疾病、炎癥,同樣會引起腫瘤標志物異常升高!所以最終可能只有很少的幸運兒能通過腫瘤標志物檢測,發現腫瘤早期轉移、復發,大多數患者只能通過影像學檢查去判斷腫瘤的復發、轉移!然而,影像學只能檢測出大于0.5厘米以上的腫瘤,這意味著能被影像學檢查出來的腫瘤已經遲了,治療效果不佳,這也是為啥我國腫瘤患者80%的死因是腫瘤的復發與轉移!
雖然現實很殘酷,但總有好的消息給癌友帶去福音,比如,治療層面,有很多沒有進入市場上的臨床實驗,就有可能會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檢測方面,同樣有一個堪稱防復發檢測的黑科技——CRC檢測,又名“循環腫瘤稀有細胞”檢測,它堪稱完美替代了腫瘤標志物檢測的作用!
四、CRC檢測助力患者降低五年復發率、提高五年生存率
1、首先來說,CRC檢測有兩大作用,一個是針對健康人,可以做癌癥早篩的特異性指標!另一個就是針對于腫瘤患者,同樣有兩大作用,一個是治療效果的評估檢測、一個是預測復發轉移的風險檢測。針對于腫瘤患者來說,CRC的作用非常明顯,因為目前國內做CRC檢測的實驗室都是用腫瘤患者做的臨床數據,所以這方面技術非常成熟,特異性和靈敏度也非常高!
2、相比于腫瘤標志物來說,CRC檢測有一個核心的優勢,就是CRC檢測是從源頭進行檢測,直接檢測腫瘤細胞、細胞團簇、異性細胞團簇,而腫瘤標志物檢測的只是癌細胞代謝的蛋白類產物,是先有腫瘤細胞,再有代謝產物,兩者在樣本的層級及數量上就天差地別。
3、另外,腫瘤標志物檢測出來是大概的一個豐度值,這個豐度值也有區間范圍,可能會在0~100甚至0~2000之間波動,比如說同一天同一管血可能測出來都會有數值上的差異,并不是很精確。
4、另外腫瘤標志物反應蛋白不單單只有腫瘤細胞會分泌,其他的原因也會反映標志物的蛋白,會因為各種因素導致它區間范圍值的變化非常的大,因此腫瘤標志物檢測的干擾率非常高,所以造成了腫瘤標志物的檢測準確度相當差,一般只有30%~40%的準確性。
5、所以腫瘤標志物能給到醫生參考的這個數據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單一的,它沒辦法精準地幫助患者去評估腫瘤轉移復發或者治療效果。
6、再說CRC,一個腫瘤患者,體內一定存在腫瘤細胞,也就是說血液中一定是會有CRC細胞的存在,絕對不可能是零,因為正常人體內也會有腫瘤細胞,相較于腫瘤患者只是多少及抵抗力的問題。它的優勢在于它比反應蛋白要更精準、更直觀,可以精確到單個腫瘤循環細胞及風險更大的腫瘤細胞簇的數量,篩查準確率在80~90%左右,對比腫標的30~40%來說優勢無法比擬。
7、通過臨床數據的回顧性研究,患者通過CRC檢測,可提早數月預測腫瘤復發、轉移風險,通過風險評估,從而早期發現復發轉移瘤,進而早期進行干預,所以說CRC檢測可幫助患者降低五年復發率、提高五年生存率。
癌愈–抗癌管家溫馨寄語
如果您是正在治療的癌友,如果您正處于康復之中,需要了解CRC檢測的朋友,請私信“進群”,加入我們的互幫互助病友群,由我們的防復發管家為您做出防復發建議。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