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結腸癌的早期預警信號包括痙攣性疼痛,疲勞和排便習慣改變,但卻很少有人重視。
這些早期癥狀你注意了嗎?
45歲的結腸癌患者張先生回憶說,幸虧發現的及時,診斷時是三期,在經過長達一年的治療后,2018年12月的檢查結果顯示,病灶已完全消失。
被忽視的前兆。。。
2017年夏天,張先生倫敦度假期間出現便秘,但回到家后癥狀就緩解了,當時并沒有多想,以為只是因為旅行和飲食變化導致的。
2017年9月,在癌癥診斷前約三個月,他他又出現便秘和胃腸痙攣。當他去醫院時,鑒于他有幾十年的老胃病,醫生只說這是一種腸易激綜合征輕微癥狀,建議服用纖維補充劑,癥狀確實緩解了。
2017年12月,張先生突然出現低燒,當他去醫院時,血液檢測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于是醫生說這可能是季節性某種病毒導致,建議他回家觀察。
然而,過了兩周,癥狀沒有任何改善,因為血液檢測沒有異常,醫生仍懷疑持續的病毒感染。
張先生自己覺得事情沒有那么簡單,于是,他要求做CT檢查明確病情。
果然,CT檢查發現乙狀結腸有一塊腫塊,他立即進行了結腸鏡檢查,最終被診斷出患有3期結腸癌。
好在張先生及時重視,積極檢查和治療,一年后,體內的病灶清除了。但實際上,很多像張先生這樣的患者,都沒有足夠重視這些癥狀,確診時往往已經到最晚期,沒有好的治療方案了。
結直腸癌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結直腸腺癌的發病模式大部分遵循息肉—腺瘤—不典型增生—早癌—進展期癌的發病模式。因此,早期有選擇性地切除結腸直腸息肉對于預防結腸直腸癌至關重要。

大多數結腸息肉是無害的,但其中一些可能會發展成癌癥。“增生性息肉是良性的,通常不構成威脅,但如果發現還是建議移除,因為它們會長大并導致阻塞。但另一種類型的息肉,稱為腺瘤或腺瘤性息肉,可以轉變為癌癥,發現后須立即切除。
息肉的形成有多種與遺傳有關的原因,攝入纖維不足,吃高脂肪的飲食以及其他危險因素。息肉變成癌癥需要5到10年,
結腸癌是男性和女性中第三大常見的癌癥。美國每年約有145,000例大腸癌病例,約有5萬人死于這種癌癥,約占所有癌癥死亡人數的8%
正如張先生經歷的,這些癥狀很容易被忽視,甚至是臨床醫生也不能立即診斷,因為異常異常飲食或消化不良都會引起這些癥狀。而大多數人不會馬上將一些便秘與結腸癌聯系起來,從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
柳葉刀:一次篩查將17年內結直腸癌風險降低30%!
大部分結直腸癌癥狀會被忽視或誤診為其他疾病,例如病毒感染或腸易激綜合癥時,往往錯過了癌癥最佳的治療時期,當確診時往往已經到達晚期。
美國癌癥協會報告稱,“只有39%的CRC患者被診斷為局限期疾病(最早階段尚未擴散到附近組織),其五年生存率為90%; 而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為14%。
最近,著名臨床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最新研究,一次腸癌篩選檢查可以使發生腸癌的風險降低超過三分之一,并且可以挽救無數的生命。
這項研究歷時近20年,跟蹤隨訪了17萬多人。
使用腸鏡篩查可以發現腸壁上的小息肉,如果不進行治療,息肉可能變為癌變,而在腸鏡檢查期間發現并切除息肉可以避免它發展為癌癥。
這22種情況一定要做腸鏡檢查
(1)有便血、黑便等癥狀者,或長期大便潛血試驗陽性。
(2)大便有黏液、膿血者。
(3)大便次數多、不成形,或腹瀉者。
(4)近期出現的排便困難或者大便不規律者。
(5)大便變細變形者。
(6)長期腹痛、腹脹者。
(7)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消瘦者。
(8)不明原因的貧血者。
(9)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塊,需明確診斷者。
(10)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
(11)長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者。
(12)慢性結腸炎,長期服藥,久治不愈者。
(13)懷疑結腸腫瘤,但鋇灌腸X線檢查陰性者。
(14)腹部CT或其他檢查發現腸壁增厚,需要排除結直腸癌者。
(15)下消化道出血,可找到出血病灶,確定出血原因,必要時可鏡下止血。
(16)曾患過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患者。
(17)結直腸癌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結直腸癌術后的患者一般每6個月至1年需要復查一次結腸鏡。
- 如果術前因為結腸梗阻,結腸鏡未能檢查全部的結腸,則手術后3個月時應當行結腸鏡檢查,以明確其他部位有無結腸息肉或結腸癌。
(18)已發現患有結腸息肉,需在結腸鏡下切除者。
(19)結直腸息肉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
- 結直腸息肉術后可能復發,應定期復查。
- 絨毛狀腺瘤、鋸齒狀腺瘤和高級別上皮瘤變的息肉容易復發和癌變,建議每3-6個月復查一次結腸鏡。
- 其他息肉建議一般每12個月復查一次結腸鏡就可以了。
- 如果復查結腸鏡檢查為陰性,則3年后再復查。
(20)有結直腸癌家族史者要進行結腸鏡普查。
- 如果家族中有一人得了結直腸癌,他的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即使沒有任何癥狀或不適,也應當體檢做結腸鏡檢查。
- 大量的研究證明:如果有一人得了結直腸癌,他的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結直腸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
(21)有結直腸息肉家族史的人群也需要進行結腸鏡普查。
(22)40歲以上的人,尤其是長期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和長期酗酒者,最好常規體檢做一次結腸鏡檢查,以便盡早發現一些無癥狀的早期結直腸癌。
腸鏡檢查在哪做?
說起國內的體檢,很多人都有下面這些感覺:
1. “檢測過程不嚴謹,有病檢測不出來”
2. “體檢套餐繁多,收費混亂”
3. “有些體檢機構,走馬燈似的,查了半天也就圖個心理安慰”
沒錯,甚至有某大型體檢機構的內部人員透露:“體檢都是蒙事”!
基于癌癥的復雜性,其篩查也比一般疾病更困難,因此需要選擇具備專業的設備和經驗豐富的專業癌癥醫療團隊的機構,而不是普通的體檢機構。有癥狀的患者建議選擇當地的三甲醫院進行腸鏡檢查,醫生的臨床經驗較豐富,檢測設備也相對先進。以下為患者推薦幾家權威的癌癥篩查機構:
1
北京迦南門診,是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專家會診中心、北大醫療腫瘤診療中心,依托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醫療資源及北大醫療的平臺資源等,可為客戶提供具有診斷級別的防癌篩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專家會診、檢查和住院雙向轉診通道、腫瘤康復治療及咨詢等服務。
北京迦南門診作為北大醫療產業集團旗下的專業腫瘤防治機構,被列為首批醫聯體成員單位。
2
日本知名防癌篩查機構
關注健康的朋友們也可以選擇日本的防癌體檢,無論醫生的經驗和檢測設備都堪稱世界一流。以下為大家推薦幾家知名的篩查中心:
1
日本癌研有名醫院「精密體檢」

項目:PET-CT全身檢查、腹部超聲檢查、肺部CT、胃鏡檢查、腫瘤標志物等
優勢:
1、癌研有明醫院是亞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的癌癥治療中心。
2、其胃癌、肺癌、大腸癌、乳腺癌、子宮頸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治療全亞洲排名第一。
3、防治一體,在有必要實施精密檢查戒癌癥治療時,可繼續在癌研有明醫院進行后期治療。
4、針對癌癥特征,適用于檢測癌癥疾病的體檢內容。
2
日本荒川胃腸鏡外科「胃腸鏡檢查」

項目:無痛胃鏡、無痛腸鏡
荒川胃腸鏡外科醫院 坐落于東京都荒川區,在昭和60年(1985年)作為專門治療大腸肛門疾病醫院正式開業。現在荒川胃腸鏡外科醫院是日本大腸肛門病學會認定的設施,并且他也作為日本消化器內鏡學會的指導設施接受診療。
優勢:
1、最新內鏡儀器,為患者提供安全無痛檢查。
2、豐富的業績及臨床經驗
? 大腸鏡檢查:4500例/年
? 胃鏡檢查:2400例/年
3、徹底預防感染
申請電話:400-666-7998
申請郵箱:doctor.huang@gloecancer.com
參考資料:
https://www.msn.com/en-us/health/medical/early-warning-signs-of-colon-cancer/ar-BBTrGu8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